秋天季节如何合理操作生物质颗粒机
1、生物质颗粒机长期作业,应固定在水泥基础上。生物质颗粒燃烧的四个阶段1、预热阶段:把生物质燃烧颗粒送进燃烧设备后,用特定的点火方式引燃表面的可燃物,环境温度会逐渐升高。如果经常变动工作地点,生物质颗粒机与电动机要安装在用角铁制作的机座上,如果生物质颗粒机柴油作动力,应使两者功率匹配,即柴油机功率略大于粉碎机功率,并使两者的皮带轮槽一致,皮带轮外
生物质颗粒生产厂家
秋天季节如何合理操作生物质颗粒机
1、生物质颗粒机长期作业,应固定在水泥基础上。生物质颗粒燃烧的四个阶段1、预热阶段:把生物质燃烧颗粒送进燃烧设备后,用特定的点火方式引燃表面的可燃物,环境温度会逐渐升高。如果经常变动工作地点,生物质颗粒机与电动机要安装在用角铁制作的机座上,如果生物质颗粒机柴油作动力,应使两者功率匹配,即柴油机功率略大于粉碎机功率,并使两者的皮带轮槽一致,皮带轮外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2、生物质颗粒机安装完后要检查各部紧固件的紧固情况,若有松动须予以拧紧。
3、要检查皮带松紧度是否合适,电动机轴和木屑颗粒机轴是否平行。
4、生物质颗粒机启动前,先用手转动转子,检查一下齿爪、锤片及转子运转是否灵活可靠,壳内有无碰撞现象,转子的旋向是否与机上箭头所指方向一致,电机与木屑颗粒机润滑是否良好。
5、不要随便更换皮带轮,以防转速过高使粉碎室产生爆,或转速太低影响工作效率。
6、粉碎台启动后先空转2一3分钟,没有异常现象后再投料工作。
7、工作中要随时注意生物质颗粒机的运转情况,送料要均匀,以防阻塞闷车,不要长时间超负荷运转。若发现有振动、杂音、轴承与机体温度过高、向外喷料等现象,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工作。
8、粉碎的物料应仔细检查,以免铜、铁、石块等硬物进入粉碎室造成事故。
9、操作人员不要戴手套,送料时应站在生物质颗粒机侧面,以防反弹杂物面部


生物质燃料燃烧的必要条件
生物质燃料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出于健康的角度出发,人们对燃料的选择也变得更为慎重,相对来说诸多选择中生物质颗粒燃料可以说是较为安全环保的。生物质颗粒的直径一般为6~10毫米。若使用添加剂,则应为农林产物,并且应标明使用的种类和数量。欧盟标准对生物质颗粒的热值没有提出具体的数值,但要求销售商应予以标注。下面小编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生物质燃料燃烧的必要条件:
1、足够高的温度
足够高的温度以保证着火需要的热量,同时保证有效的燃烧速度。削片机原料通过输送机输送到削片机进行削片,削片出的木片经由输送机输出,输出的物料进行堆放或通过输送机运送至粉碎机供下一步生产。生物质燃料的燃点约为250摄氏度,其温度的提高有燃烧良好的后续生物质燃料供给,点火过程中热量逐渐累积,使更多的燃料参与反应,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800摄氏度以上时,生物质便能很好地燃烧了。
2、合适的空气量
若空气量太少,可燃成分不能完全充分燃烧,造成不完全燃烧损失;但若空气量过多,会降低燃烧室温度,影响完全燃烧的程度,此外会造成烟气量大,降低生物质锅炉热效应。


生物质颗粒燃料与煤混合使用时造成下煤不畅的原因
将生物质燃料直接与煤混合输入原煤仓内,如原煤含水分较多,秸秆颗粒会吸收水分后会软化,其中所含的粘性纤维粘附煤粒,可能使煤仓内局部区域的煤板结成块甚至粘附在煤仓壁上影响正常给煤。生物质颗粒燃料是从哪6个方面获得经济效益的1、发热量大,发热量在3900-4800千卡/千克左右,经炭化后的发热量高达7000-8000千卡/千克。防治措施是将掺混的煤进行充分的预干燥,尽量降低期含水量,防治煤仓进水;另外在停炉过程中尽量将掺混有生物质燃料颗粒的煤仓烧空后再停运,避免生物质燃料长时间积存在煤仓中。
按照上面所介绍的去做,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下煤不畅的现象产生,如果遇到过这种问题的不妨试试这一方法。

导致生物质颗粒解热的原因
1.温度,在生物质解热的过程中,温度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它对解热产物的分布、组成、产率和热解气热值等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解热温度的升高,炭的产率减少但终趋于一定值。
2.升温速率,它一般对解热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升温速率增加,生物质颗粒达到解热所需要的时间就会变短,有利于解热。但是由于颗粒内外温差变化较大,会影响内部解热的进行。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物料失重和失重速率向高温区移动。
3.物料特性,生物质种类、分子结构、粒径和形状等都会对解热产很一定的影响。
4.滞留时间,它在解热过程中有固相滞留时间和气相滞留时间之分。固相滞留时间越短,热解的固态产物所占比例越小,总产量越大,解热越完全。
5.压力,随着压力的提高,生物质颗粒的活性减小,而且趋势变得缓慢。高压导致了较长时间的气相滞留时间,影响了二次裂解反应,终导致影响热解产物。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