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9日,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在北京举行的2016(第七届)钢铁规划论坛上称,正在编制中的钢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将“引导兼并重组”作为发展重点之一。据界面新闻消息,钢铁“十三五”规划“原则上”将于6月正式出台。“十三五”期间,并建设10家“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建成“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群”。其中,通过兼并重组形成1~2家超亿吨粗钢产量企业,
钢构加工设备价格
今年4月9日,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在北京举行的2016(第七届)钢铁规划论坛上称,正在编制中的钢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将“引导兼并重组”作为发展重点之一。据界面新闻消息,钢铁“十三五”规划“原则上”将于6月正式出台。“十三五”期间,并建设10家“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建成“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群”。其中,通过兼并重组形成1~2家超亿吨粗钢产量企业,3~5家5000万吨级以上企业,6~8家3000万吨级以上企业。
钢结构产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钢煤已进入到过剩状态,装备业包括钢结构则进入到结构性过剩,低端的、传统的部份过剩。的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今年4月6日,在会议上说。“我们要打一场制造业的‘’,用标准倒逼‘制造’升级。”这个观点很重要,钢结构建筑将传统建筑的误差标准,一下子从“厘米级”,大幅度提高到“毫米级”,这是一个重要信号。以绿色建筑标准,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建筑标准和建筑。
钢结构走向海外市场将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是技术上的挑战。钢结构设计、制作和安装规范与所在准存在差异,部分钢结构标准国际认可度不高。钢结构材料种类和型材与所在国不同。企业不熟悉国外工程建设标准,以英文表达合同和图纸,存在语言障碍。同时,企业的盲目制作和安装,可能引起索赔。
材料不接轨,“以强代弱”“以大代小”,吃亏太大。同时,海外施工有时不能采用的钢材,费时、费钱,使得优势变劣势。因此,钢结构企业提升设计能力并为所在国接受,而道远。
其次是贸易方面的挑战。出口钢铁产品80%是技术含量低的初加工产品(如棒线材)及粗钢,技术含量高、深加工产品(如不锈钢、电工钢、涂层或镀锌板材)缺乏竞争力,依赖进口。“低出高进”的贸易结构增加了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再其次是管理上的挑战。钢结构企业不熟悉国际通行的管理方法,不熟悉国际工程惯例、国际通行管理模式和相关的工程管理模式及合同模式,常依据国内经验执行项目。另外,由于国内外文化、体制、分包模式、业主要求等不同,很多国内经营方式不适合海外项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