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垫单元结构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能量,使车辆停车;防撞垫单元结构和护栏端部没有侵入车体;没有脱离部件和碎片侵入相邻车道;车体X方向加速度值为31.9g;车辆没有横转、翻车,没有骑跨护栏端部.通过防撞垫单元试验可知,钢铁和PVC材料组合使用有效增强了结构吸能效果,降低或消除抛洒物的产生;车体X方向加速度达到了31.9g,不满足评价标准要求.结合吸能表达式,分析缓冲距离过短是引起加速度超
车辆防撞桶生产商
防撞垫单元结构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能量,使车辆停车;防撞垫单元结构和护栏端部没有侵入车体;没有脱离部件和碎片侵入相邻车道;车体X方向加速度值为31.9g;车辆没有横转、翻车,没有骑跨护栏端部.通过防撞垫单元试验可知,钢铁和PVC材料组合使用有效增强了结构吸能效果,降低或消除抛洒物的产生;车体X方向加速度达到了31.9g,不满足评价标准要求.结合吸能表达式,分析缓冲距离过短是引起加速度超标主要原因.

碰撞地锚式护栏端头,车辆沿坡面爬升,引起翻车甚,大型车碰撞分流处护栏端部事故形态.可以看出,大型车碰撞护栏端部后未造成严害,这是因为大型车速度低,同时底盘高且乘员所坐的位置高于护栏端部高度,即使端头插入车体也不会对乘员造成直接伤害.通过事故形态研究得出小型车碰撞护栏端部易造成严害,根据不利原则,采用小型车碰撞来评价可导向防撞垫安全性能.结合我国小型车辆特点,参考国内护栏碰撞试验规范,确定防撞垫碰撞试验车辆质量为1.5t ;参考国外规范规定的防撞垫等级,确定防撞垫的碰撞速度为60kmh.

防撞垫的设计
防撞垫在设计时主要要考虑以下因素:
(1)因防撞垫暴露于外界环境中 , 因此, 其材料要满足耐高低温 , 耐腐蚀等要求。
(2)防撞垫要设计成碰撞中没有碎片飞出, 在正面、侧面的碰撞试验后, 防撞垫产生的碎片要保留在防撞垫中, 不能对碰撞车辆、周围的行人及其他车辆产生伤害。
(3)车辆碰撞防撞垫后, 司机的加速度要小于12g , 后 10ms 的平均加速度要小于 20g , 并且在失控车辆撞到防撞垫后 , 车辆不能穿越防撞垫 ;也不能反弹, 进入相邻的行驶车道, 以免和后面来车相撞,发生二次事故。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