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碳源的排放系数
排放系数法排放系数法是指在正常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排放的气体数量的统计平均值,排放系数也称为排放因子。目前的排放系数分为没有气体回收和有气体回收或治理情况下的排放系数。但在不同技术水平、生产状况、能源使用情况、工艺过程等因素的影响下的排碳系数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使用系数法存在的不确定性也较大。此法对于统计数据不够详尽的情况有较好的适
缓释生物碳源厂家
生物碳源的排放系数
排放系数法排放系数法是指在正常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排放的气体数量的统计平均值,排放系数也称为排放因子。目前的排放系数分为没有气体回收和有气体回收或治理情况下的排放系数。但在不同技术水平、生产状况、能源使用情况、工艺过程等因素的影响下的排碳系数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使用系数法存在的不确定性也较大。此法对于统计数据不够详尽的情况有较好的适用性,对我国一些小规模甚至是企业估算其排碳量也有较高的效率。
生物碳源是什么?
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来源的营养物,称为碳源。微生 物细胞含碳量约占干重的50%,故除水分外,碳源是需要量大的营养物, 又称大量营养物。若把所有微生物当作一整体来考察,其可利用的碳源范围 即碳源谱是极其广泛的(见表)。
微生物的碳源谱虽广,但异养微生物在元素水平上的适碳源则是“C· H·O”型。具体地说,“C·H·O”型中的糖类是广泛利用的碳源,其次是有机 酸类、醇类和脂类等。在糖类中,单糖优于双糖和多糖,己糖优于戊糖,葡萄 糖、果糖优于甘露糖、半乳糖;在多糖中,淀粉明显优于纤维素或几丁质等纯 多糖,纯多糖则优于琼脂等杂多糖。在有机碳源中,“C·H·O·N”和“C·H·O·N ·X”类虽也可被利用,但在设计培养基时,还应尽量避免把这两类主要用于 宝贵氮源的化合物降格当作廉价的碳源使用。
生物碳源的分析
生物培菌剂,又名生物碳源。在污水处理工艺中,能够有效并且的降低总氮。为污水处理事业做出应有的一份力量。
优点:
运行效果 稳定的化学需氧量(COD)值;在长期储存期间无降解;经验证的性能表现:
污泥表观产率对比 MT--1: 0.26-0.3g/g 醇: 0.24--0.36g/g 酸: 0.4--0.5g/g 葡萄糖: 0.55--0.65g/g 由此可以得出:产泥量可以有效减少30%,运行成本降低20%---40%
产品使用方法及用量
将本产品通过计量泵等设备连续投加至缺氧池(反硝化段),DO < 0.5mg/L,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接触,停留时间2--4小时,即可去除水中硝盐氮。每去除1g硝态氮所需10gMT-01碳源,具体用量根据亚硝盐深度,每日处理水量,停留时间等评估。
生物碳源
有机碳与氮磷钾配施可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空白对照和单施氮肥相比,有机碳与氮磷钾配施可提高土壤中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当培养第31天时,添加葡萄糖、鸡粪和滤泥的微生物量氮比培养开始相比分别增加了34.8%、26.3%和20.9%。同时,细菌,真菌的含量也相应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提高,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而配施葡萄糖的处理对微生物数量的增长明显。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