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公司_加固工程_加固材料-前景建筑工程
碳纤维布加固怎么样?
随着建筑老龄化及土地资源日益稀少,建筑结构加固行业也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碳纤维布加固在建筑加固工程中已被广泛应用,碳纤维布加固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加固方法,即应用环氧树脂粘结碳纤维布沿一定方向粘贴在需加固补强的结构构件上,使其结合并共同受力以达到提高被加固结构构件的强度、刚度、抗裂性和延伸性等。碳纤维束只有分布排列均匀,加
结构加固报价
加固公司_加固工程_加固材料-前景建筑工程
碳纤维布加固怎么样?
随着建筑老龄化及土地资源日益稀少,建筑结构加固行业也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碳纤维布加固在建筑加固工程中已被广泛应用,碳纤维布加固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加固方法,即应用环氧树脂粘结碳纤维布沿一定方向粘贴在需加固补强的结构构件上,使其结合并共同受力以达到提高被加固结构构件的强度、刚度、抗裂性和延伸性等。碳纤维束只有分布排列均匀,加工成复合材料后才能起到整体均匀受力的作用,若材质的均匀性不好,则构件受力后到之纤维片拒不受力不均,使碳纤维补强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但也有不少人疑薄薄一层的碳纤维布,加固真的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吗?
向左转|向右转
首先了解下应用碳纤维布加固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相比有哪些优势?
1.碳纤维布的自重仅为200~300克/平方米,设计厚度为0.111—0.167mm,加上环氧树脂系列的粘结材料的自重也很轻,所以应用碳纤维布加固基本不增加建筑结构自重及截面尺寸,加固后对建筑负荷及净空的影响是的,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建筑原结构的外观。3、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复合筋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复合筋,其抗拉强度,是同规格普通铜筋、钢筋的2倍以上。
2.碳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如柔和性好,能灵活地用于抗弯、封闭箍和抗剪等加固;5、涂抹碳纤维板胶用酒精擦拭粘贴用碳纤维板的表面,在两层碳纤维板之间及上层碳纤维表面涂抹粘贴碳纤维板胶。抗拉强度高,是普通钢材的4-8倍,极适合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补强;同时具有抗高温、抗磨蚀、抗震、耐化学药品性,耐热,耐低温等性能,这就意味着建筑结构的耐腐蚀性及耐久性大大提高。
3、碳纤维布加固的施工简便、已操作,不需大型施工机构及周转材料等,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加固施工工期。
碳纤维布加固在实际工程是如何应用的?碳纤维布加固在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的受弯加固、受剪加固和抗震加固等应用多,广泛用于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造物的防震、防裂、防腐的加固补强。
构件受弯加固时,应用碳纤维加固时应使碳纤维的纤维方向与受拉区的拉应力方向一致;构件受剪加固时,应用碳纤维布加固时应使碳纤维的纤维方向与混凝土中主拉应力方向一致。但实际加固施工中为了方便施工,一般采用纤维方向与构件纵轴垂直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用预应力加固技术的碳纤维板能使板材内部的碳纤维在承担结构传递荷载应力之前处于较高的应力水平,预先支配了一定程度上的强度,进而实现高强性能的发挥。
构件抗震加固时,应用碳纤维布加固应使碳纤维布封闭缠绕在柱上,这样可以较好地提高其构件的抗震性能,也可使碳纤维沿构件轴向粘贴用于受拉构件的加固、沿环向粘贴用于轴心受压构件的加固,在受弯加固时,也可采用对碳纤维施加预应力的方法以提高加固效果。3、尺寸尺寸:劣质的碳纤维布尺寸偏差较大,的碳纤维布长度偏差不超过1。除此之外,碳纤维应用与剪力墙、筒仓、烟囱等特种结构的加固,也是具有显著的加固效果。
维修碳纤维布加固的局限性
维修碳纤维布加固技术也一样,有它的局限性
1、维修碳纤维布的价格不低,对于部分有预算限制的加固工程比较局限。
2、粘贴维修碳纤维布的时候,如果收到的力超过了极限值会出现断裂。
3、目前碳纤维布市场鱼龙混杂,普通难以辨别优劣,还需要人士区分。
碳纤维布材料会有应力滞后的缺点,导致性能浪费,只能发挥20%。
如何给倾斜的房屋进行纠偏
由于建筑地基的受力不均,很多房屋在修建过后会出现倾斜的问题,今天我们加固之家就来分析下如何进屋纠偏施工。一、建筑物倾斜原因(1)土层厚薄,软硬不均 ;
(2)地基稳定性差,受环境影响大
(3)勘察不准,设计有误,基地压力大;
(4)建筑物与基底的形心偏离过大;
(5)地基土软弱;
(6)相邻建筑物应力重叠,使土液化、地下开挖、抽地下水 。二、建筑纠偏原则(1)制定方案前的调查,沉降、倾斜、开裂、结构、地基基础、周围环境。
(2)结合原始资料,补勘、补查、补测地下、地上情况,分析倾斜原因。
(3)拟纠偏建筑物刚度好,或加固后刚度可满足要求。临时加固的重点是底层,措施有加拉杆、横墙、封门洞、加固梁、柱等。
(4)加强观测,及时调整方案。
(5)地基土尚未稳定,可采用锚杆桩阻止倾斜,桩与基础铰接或固结,分纠偏前后两种情况处理。
(6)在设计中,考虑好地基土的剩余变形和不同方法对沉降的影响。 三、建筑物的迁移1、技术原理和工艺流程。
(1)技术原理:将房屋整体托换到移动的装置上,平移、旋转至新处。两种:一是将房屋连同基础托换,二是上部结构移到新基础上。
(2)工艺流程:
①过渡段地基处及新基础施工;
②制作下轨道梁并安装滚滑动装置;
③加固梁系、柱托换节点,切断柱、墙体,使建筑物支撑在移动装置上,切断水、电管线;
④施工反力装置;
⑤施加水平推(拉)力,建筑物在轨道上移动;
⑥就位连接、恢复 2.建筑物的迁移技术。
(3)结构托换、切割、地基处理、移动系统和同步移动、就位连接等关键环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