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的承重部分为框架结构,主要包括梁、柱、檩、椽、枋等。关于古代建筑各承重部分的名称,有不同的说法。一般来说,如果以横向的屋脊作为x轴,以房屋进深方向为y轴,以垂直的立柱方向为z轴的话,z轴方向的圆木为柱;y轴方向的圆木或方木为梁,梁由下至上层层重叠,逐渐缩短,下方的长梁落在柱头上或通过斗拱落在柱头上,上下的每层梁之间由短柱支撑形成梁架;x轴方向的圆木为檩,上方为脊
庙宇彩绘施工
古代建筑的承重部分为框架结构,主要包括梁、柱、檩、椽、枋等。关于古代建筑各承重部分的名称,有不同的说法。一般来说,如果以横向的屋脊作为x轴,以房屋进深方向为y轴,以垂直的立柱方向为z轴的话,z轴方向的圆木为柱;y轴方向的圆木或方木为梁,梁由下至上层层重叠,逐渐缩短,下方的长梁落在柱头上或通过斗拱落在柱头上,上下的每层梁之间由短柱支撑形成梁架;x轴方向的圆木为檩,上方为脊檩;沿屋顶向下,在相邻两个梁架之间的每根梁端架檩;在檩架形成的斜面上,在檩上排列椽,形成屋顶的两个坡面的骨架。在骨架上加置望板,覆以瓦,就形成了屋顶。
墙与柱
墙与柱构成房屋建筑立面的组成部分,房屋建筑一般三面围墙,正面为木质楹柱与门窗,左右墙面称为山墙。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称“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字,所以平面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为单数,每两根立柱之间为一间;而且开间越多,等级越高。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迎面为十二根立柱,开间为十一间,曲阜孔庙大成殿,迎面为十根石质龙柱,为九开间。
彩画的等级
和玺彩画 等级高,如故宫的三大殿,乾清官、交泰殿等皆用之。其特点是用两个形象如书名号的线条括起,其间用龙和风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并的沥粉贴金,较少用晕,又以蓝绿色相间形成对比并衬托金色的图案,显得金碧。
旋子彩画 这种彩画应用范围较广·,一般的官衙、庙宇主殿和宫殿、坛庙的次要殿1堂都用。其特点是主要画面用书名号的图形括起。括线内图案视建筑物的等级高低而定,高1级的描龙画风、贴金,低等级的,只能画一道墨线,称“一统天下”:
苏式彩画 多用于住宅园林。其布局灵活,绘画题材广泛,常绘历史人物故事,山水风景、花鸟虫鱼等。
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在诗中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
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