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连杆
v型内燃机左右两侧相对应的两个汽缸的连杆,通常都装在同一个曲柄销上。按照两个连杆连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下列三种形式。
①并列连杆相对应的左右两缸的连杆,一后地装在同一曲柄销上。由于连杆的结构形式相同,因此可以通用,而且两侧汽缸的活塞连杆组的运动规律相同。其缺点是两侧汽缸的中心线沿曲轴轴向要错开一段距离,因而曲轴的长度增加,使曲轴刚度降
6ZTAA13-G3康明斯柴油发电机
V型连杆
v型内燃机左右两侧相对应的两个汽缸的连杆,通常都装在同一个曲柄销上。按照两个连杆连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下列三种形式。
①并列连杆相对应的左右两缸的连杆,一后地装在同一曲柄销上。由于连杆的结构形式相同,因此可以通用,而且两侧汽缸的活塞连杆组的运动规律相同。其缺点是两侧汽缸的中心线沿曲轴轴向要错开一段距离,因而曲轴的长度增加,使曲轴刚度降低。
②主副连杆主副连杆又称关节式连杆,一列汽缸的连杆装在连杆轴颈上,称为主连杆;另一列汽缸的连杆,通过一圆柱销与主连杆的耳销孔相连接,称为副连杆。左右两列对应汽缸的主副连杆及其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这种形式的优点是曲轴的长度不需加长,使曲轴刚度加强。缺点是连杆不能互换。副连杆对主连杆产生附加弯矩,以及左右两列汽缸的活塞连杆组运动规律不同。
③叉片式连杆左右两列汽缸相对应的两个连杆中,一个连杆的大头做成叉形,另一个连杆的大头插在叉形连杆的开挡内,称为叉片式连杆。
叉形连杆杆身的工字断面的长轴位于垂直于摆动平面的平面内。其翼板伸到大头的部分就成为叉形,这使片式连杆摆动时,在叉形连杆杆身上开槽的高度可以减小,因而强度有所提高叉形连杆的优点是两列汽缸中活塞连杆组的运动规律相同,曲轴的长度不需加长。缺点是叉形连杆大头结构和制造工艺比较复杂,大头的刚度也不够高。③焊后整理焊后,应先将焊修处凿修平整,并钻通油道,检验焊接处有无裂纹,曲轴有没有弯曲变形。
在缸径较大,缸数较多的v型内燃机上,多采用主副连杆和叉片式连杆,而一般v型内燃机则多采用并列式连杆。
内燃机中的轴承以滑动轴承(又称轴瓦)为多,其中受力较大且具有重要作用轴承和曲轴主轴承。它们的工作情况对内燃机的可靠性、使用寿命等有很大影响。它们的工作情况和材料要求大致相同,因此在此一并介绍。
轴瓦是用厚1~3mm的钢带作瓦背,其上浇有厚0.3~1.0mm的减摩合金(白合金、铜铅合金或铝基合金)的薄壁零件。由于连杆轴承在工作时受到气体压力和活塞连杆组往复惯性力的冲击作用,而且轴承工作表面和轴之间有很高的相对滑动速度,由于高负荷、高速度的作用,所以轴承很容易发热和磨损。这就要求减摩合金的机械强度要高,耐腐蚀,耐热性和减摩性要好。由于柴油机的轴承负荷大,所以柴油机通常采用铜铅合金或铝基合金轴瓦。它们的强度高,承载能力大,性也好,但其减摩性较差。为了改善减摩合金的表面性能,通常在减摩合金上再镀一层极薄的合金(多为铅锡合金),构成“钢背一减摩合金一表层"的三层金属轴瓦。我国在中小型内燃机上广泛采用了铝基合金轴瓦,其疲劳强度高,减摩性也不差,耐腐蚀性好,制造成本低。若两只体与中间壳配合较紧时,可用橡胶或木质槌沿壳体四周轻轻敲打,取下壳体时要细心,不能使壳体在轴线方向上产生倾斜,以免碰上压气机及涡轮叶片的部分或碰毛壳体相应的内侧表面。
为了使轴瓦在工作中不致转动或轴向移动,在轴瓦上冲出高出背面的定位凸键,在轴瓦装入大头孔中时,两个凸键应分别嵌入连杆杆身和连杆盖的相应凹槽中。有些轴瓦在内表面有浅槽,用以储油以利润滑。但实践证明,开油槽的轴瓦承载能力显著降低,因此受力大的轴瓦,如主轴承的下轴瓦不开槽。其中要考虑失圆度在内,而各机型轴瓦与轴颈的径向间隙均有具体规定。
轴瓦的内外表面都经过精密加工,因此,不允许以任何不适当的手工方式加工(如锉连杆盖、焊补合金等)。
装配时,连杆轴瓦与曲柄销间应有适当的油膜间隙。安装轴瓦时,必须保持干净,如有任何杂物落入,将会破坏其紧密性,引起轴瓦变形、过热甚至烧坏合金。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拆卸
在拆卸前可将压气机壳、中间壳及无叶涡壳三者的相互位置做好标记,以便在装屺时安装到原始位置。拆卸过程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分别松开压气机壳、无叶涡壳与中间壳上的固紧件,取下两只壳体。若两只体与中间壳配合较紧时,可用橡胶或木质槌沿壳体四周轻轻敲打,取下壳体时要细心,不能使壳体在轴线方向上产生倾斜,以免碰上压气机及涡轮叶片的部分或碰毛壳体相应的内侧表面。
②将涡轮转子轴和叶轮出口处六角凸台夹在台虎钳上,识别或做好自锁螺母、涡轮转子轴及压气机叶轮相互位置的动平衡标记。松开自锁螺母并将其拧下,将压气机叶轮从涡轮转子轴上轻轻拔出。若拔不出,则可将附有转子的中间壳从台虎钳上取下后,倒置过来,将压气机叶轮部分浸没在装有沸水的盆内,稍待片刻后即可将叶轮从转子轴上顺利取下。由于供油提前角便于检查调整,所以在生产单位和使用部门采用较多。
③取出压气机叶轮后,用手托住涡轮叶轮,把附有涡轮转子轴的中间壳从台虎钳上取下置于工作台上。用手轻轻压涡轮转子轴在压气机端的螺纹中心孔端面,取出涡轮转子轴。取出转子轴时应十分小心,切不可将转子轴上螺纹碰及浮动轴承内孔表面。
④用圆头钳取下中间壳内压气机端的孔用弹性挡圈,并用两把螺钉旋具取下压气机端气封板,并从中间壳上取出挡油板、压气机端推力片和隔圈,再从压气机端气封板中压出轴封,然后在手指上套上两个用细铁丝做成的圆环,取出轴封上的两个弹力密封环。
⑤用平口螺钉旋具压平推力轴承上锁片的翻边,先拧下4只六角螺栓,然后取出推力轴承及另一片推力片。
⑥用尖头钳取出压气机端轴承孔中弹簧卡环,再从轴承孔中取出推力环及浮动轴承,然后仍在压气机端方向用尖头钳从轴承孔中取出该浮动轴承另一端的弹簧卡环。但要特别注意不要使弹簧卡环擦伤轴承孔的表面。
⑦用尖头钳取出中间壳在涡轮端轴承孔中的弹簧卡环,然后取出推力环和浮动轴承。再在涡轮端方向用尖头钳取出设在浮动轴承另一端的弹簧卡环,但要特别注意,在取出上述两个弹簧卡环时不要擦伤轴承孔及弹性密封环座孔的表面。
输油泵
输油泵的功用是保证低压油路中柴油的正常流动,克服柴油滤清器和管道中的阻力,并以一定的压力向喷油泵输送足够的柴油。
柴油机所采用的输油泵有活塞式、内外转子式、滑片式和膜片式等多种。在中小功率柴油机中常用活塞式输油泵,活塞式输油泵又称柱塞式输油泵。活塞式输油泵主要由活塞、推杆、出油阀和手油泵等组成。用于推动活塞运动的偏心轮通常设在喷油泵的凸轮轴上,因此输油泵常和喷油泵组装在一起。由此可知:要提高柴油机的输出功率,经济有效的办法是增加进入汽缸的空气量。
柴油机工作时,喷油泵凸轮轴由曲轴驱动旋转,偏心轮即随之转动。当偏心轮凸起部分高点向推杆位置转动时,推杆被推动并使活塞移动压油,同时压缩活塞弹簧。由于活塞前端油腔中的柴油压力提高,进油阀在压力作用下关闭,出油阀被推开,该油腔中的柴油经出油阀和上出油道流入活塞靠推杆一端的油腔内。柴油机输出功率的大小,取决于进入汽缸的燃油和空气的数量及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