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含绒量越高越好。含绒量50%以上就可以叫做羽绒服,但是应根据消费者自身的穿着条件、穿着环境来决定应该选购含绒量多少的产品。这种看似寻常的被子面料是桑蚕丝织品,其被胎是由冰岛绒鸭绒制成。比如,在北京穿含绒量70%~80%的羽绒服就合适了,这与同类的80%~90%的羽绒相比,保暖性能可以说相差无几。
二是充绒量越多越好。充绒量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一件羽绒服所需
80/20灰鸭绒批发
一是含绒量越高越好。含绒量50%以上就可以叫做羽绒服,但是应根据消费者自身的穿着条件、穿着环境来决定应该选购含绒量多少的产品。这种看似寻常的被子面料是桑蚕丝织品,其被胎是由冰岛绒鸭绒制成。比如,在北京穿含绒量70%~80%的羽绒服就合适了,这与同类的80%~90%的羽绒相比,保暖性能可以说相差无几。
二是充绒量越多越好。充绒量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一件羽绒服所需要的总面积。长款的羽绒服可能充绒量会多一点儿,短款可能会少一点儿,不是说充得越多越好。
三是摸起来越软、摸不到一点儿梗越好。羽绒是天然的东西,它里面有一定规格、一定限度的小毛梗和片是很正常的。如果一摸起来全是特别柔软的,也许是用其他填充物代替了羽绒。另外,在拍打羽绒产品后,有细小的绒丝从钻出来这也是正常的。

羽绒服的保暖原理是什么?
羽绒为三维结构,质量好的羽绒服一般都是非常蓬松的,所以相同重量的羽绒可以比其他材质固定更多的空气,大量的羽绒细丝交错在一起固定住空气,并形成隔热的保护层,从而实现良好的保暖性能。
羽绒服装规定填充羽绒标称含绒量不能50%,而含绒量越高,保暖性能越强。我们在日常的羽绒防寒服选购中,可以通过观察服装的蓬松度来判断质量好坏。
鸟类的羽绒层都是十分丰满的,在寒冷的冬季,它们可以这样“”过冬,就是利用羽毛保持空气静止,让自身的温度与外界隔绝安全防寒过冬的。
一看:看有无注册商标、产品使用说明及相关内容是否标注,如厂名、厂址、面料里料的成份含量、羽绒的种类及含绒量、充绒量的指标、洗涤标识、质量等级、执行标准代号等;看产品外观、缝制质量;看辅料:一件羽绒服上,有不少辅料,如拉链、金属扣等,是否美观、光滑、松紧适宜。挑选羽绒服时,除了要看含绒量还要看填充物的质量(充绒量),同型号、含绒量相同的羽绒服,填充物的充绒量越多,羽绒服保暖性越好。如果是合成棉的被子,只要晒一两个小时就行了,因为这种被子没有纤维膨胀,稍微晒晒就能去掉被子里的潮气。羽绒服外形庞大圆润,保暖性较佳。
二按:将羽绒服放松铺平,用手按压羽绒服,随即将手松开,看羽绒服是否能很快回弹起来恢复原状。迅速回弹,恢复原状的,说明羽绒的蓬松度良好。如含绒量低,掺有一定量的或粉碎毛的,回弹性就差,并感到羽绒服拎在手里有沉重感。
三摸:用手羽绒服,测试其手感柔软程度、有无完整的小等。羽毛梗应该细软,毛梗要有但不能多,如果完全没有毛梗则可能不是羽绒,但毛梗太多含绒量就少,羽绒和保暖性都较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