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和强度试验
在砼浇筑期间,每100m3混合料制作一组试块(不少于3块)每天不少于一组。注意养护,送试验室作28d强度试验。
CFG桩基检测,桩基检测
静载荷试验
静载荷试验是在原位条件下,逐级施加模拟建筑的实际荷载并同时观测地基相应的变形的一种原位检测方法。检测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的反力装置采用压重平台装置,压重量不少于预定Z大试验荷载的
空心方桩施工
养护和强度试验
在砼浇筑期间,每100m3混合料制作一组试块(不少于3块)每天不少于一组。注意养护,送试验室作28d强度试验。
CFG桩基检测,桩基检测
静载荷试验
静载荷试验是在原位条件下,逐级施加模拟建筑的实际荷载并同时观测地基相应的变形的一种原位检测方法。检测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的反力装置采用压重平台装置,压重量不少于预定Z大试验荷载的1.2倍,压重应在检测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于平台上。试验加载装置采用油压千斤顶,Z大加荷值不小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加载分10级进行,每级荷载为Z大加载量的1/10,其中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加荷。卸荷时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
桩机施工及拆缷安全技术检查要点
装配完毕的桩机设备在施工时,应严格按相关工作流程操作,施工期间也应经常检查、观测其工作状态,并按组织设计确定的桩位顺序进行施工。开工前,技术人员应向全体(机组操作)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技术交底,配置安全管理人员。
1、桩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严格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施工,施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室)岗位。
2、操作人员应熟悉牢记桩机设备功能作用、技术指标、使用条件等内容,操作应准确平缓,严禁超负荷、机械带病及野蛮操作施工。
3、在正式施工前,应对装配完毕的桩机设备及辅助设备进行空负荷联合试运转查看,看各部件(位)动作是否正确平稳,无异常响声,控制仪表反映是否灵敏,电气线路工作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修复。
4、对施工可能造成邻近房屋开裂、管线断裂、漏水漏气、路基下沉等不良情况,应事先制定应急抢险方案,报建设、监理单位备案。

加强现场周边建筑物的安全监测工作,定时做好书面沉降观测记录;在边桩、角桩等特殊桩位施工时,注意对附近建筑物的不良影响;对静压、沉管等施工可考虑开挖地面防震槽、预先钻孔等措施减少挤土效应影响;
桩位间移动时,不宜压在已经完工的桩(顶)位上,应远离其他施工机械,与高压线保持桩机安全距离(如6m以上);行走中保持设备垂直平稳,必要时铺垫枕木、填平坑凹地面、换填软弱土层、加设临时固定绳锁、清理行走线路上的障碍物等;机架较高的振动类、搅拌类桩机移动时,必须采取防止倾覆的应急措施。
为保持设备平稳、保护液压系统不受冲击破坏,液压系统不能满行程操作。
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原因:
(1)桩身断裂,桩尖破损,接头碎坏,桩头破碎;
(2)桩头碎裂无法打至设计的持力层;
(3)打桩时弄虚作假,偷工减料,桩长不够;
(4)收锤贯入度不是当天测定,而是过了几天以后才测定;
(5)送桩太深,收锤贯入度不能真实反映实际;
(6)配桩不准,送桩后收不了锤;
(7)厚粘土层中的桩不是一气呵成地打进持力层;
(8)地质资料有错有假,持力层弄错;
(9)工程地质条件太差,如淤泥层太厚,强风化岩层太薄等;
(10)先打的桩被后打的桩拱动上涌;
(11)锤击过度,收锤贯入度很小而使桩身损伤;
(12)设计要求太高,脱离实际,根本达不到这样高的承载力;
(13)在“不宜应用预应力管桩的工程地质条件”下应预应力管桩。
(14)持力层为软质强风化岩而桩端渗水,使持力层软化、承载力降低。
(15)布桩密集,打桩速度过快,超孔隙水压力陡增,日后基桩成片上拱,单桩承载能力下降。
危害: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桩基无法使用,不是补桩就是报废。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