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跨距电缆桥架的介绍及特点
有关大跨距电缆桥架的介绍及特点
大跨距电缆桥架
大跨距电缆桥架是一种较一般电缆桥架的支撑跨度大,且由于结构上设计精巧,因而又比一般电缆桥架具有承载能力大等特点的桥架,所以它不仅适用于炼油、化工、纺织、机械、冶金、电力、电视、广播等工矿企事业的室内外电缆架空的敷设,也可作为地下的工事,例如:地铁、人防工程的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内支架。炎热的夏
母线槽插接箱
有关大跨距电缆桥架的介绍及特点
有关大跨距电缆桥架的介绍及特点
大跨距电缆桥架
大跨距电缆桥架是一种较一般电缆桥架的支撑跨度大,且由于结构上设计精巧,因而又比一般电缆桥架具有承载能力大等特点的桥架,所以它不仅适用于炼油、化工、纺织、机械、冶金、电力、电视、广播等工矿企事业的室内外电缆架空的敷设,也可作为地下的工事,例如:地铁、人防工程的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内支架。炎热的夏天,人们需要空调、冰箱、电风扇等家用电器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就导致用电量不断攀升。
大跨距电缆桥架共包括大跨距的梯级、托盘、槽式、重载荷梯架、直角三通、多节三通、直角四通,以及相应型号的连接件,盖板和支柱。
大跨距电缆桥架备有盖板,需要配盖板时在订货时说明,或按盖板型号订货。
如何辨别电缆桥架的敷设是否合格
如何辨别电缆桥架的敷设是否合格?
如何辨别电缆桥架的敷设是否合格,首先给大家理清思路,电缆桥架的敷设以及内部布线是相互联系,需根据现场工况以及使用要求合理设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以下可注意要点:
1、金属线槽的布线一般是适用在干燥且不会受到机械损伤的室内当中铺设,不过如此一来对于线槽就有着明显的腐蚀性的地方是不适合应用的。
2、对于同一个回路当中的相线和中性线,应该敷设在同一个金属线槽当中。然而对于同一个电路的路径没有辐射等干扰的要求,可以敷设同一类的金属线槽当中,不过金属线槽内部的电线电缆的总界面的面层不可以超过线槽内部截面的百分之20,其中载流导线不能够超过30根。敷设的控制,信号,和其它类似线路的网格电缆桥架布线,其总截面不可以超过百分之50,点下点的根数下限。当伸缩缝处横向没有空间、无法安装变宽直通时,可向伸缩缝两侧适当移位。
3、在金属线槽的安装是垂直或者倾斜的时候,需要使用相关措施防止线缆在线槽当中移动。
4、通过金属线槽引出的线路,可以使用金属管或者是硬质的塑料管,又或者是半硬塑料管还有金属软管或者是电缆等布线。在线缆被引出的时候不可以受到损伤。
5、线槽应该整平或者是没有出现扭曲变形,线槽壁内需要保持光滑没有毛刺。
6、金属线槽需要通过可靠的接地或者接零,不过不应该作为设备的接地导体。
电缆桥架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如何做好保养工作
电缆桥架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如何做好保养工作 1.电缆桥架的日常保养:使用干净的软布经常性的揩净表面尘迹便可。切忌使用湿布、硬物抹擦汕漆表面和镜子、玻璃。切忌与酸、碱性化学物品及油腻物接触。 2.定期保养:一般可每季度重点保养一次。软软布揩净表面尘迹后,用的上光蜡均匀涂擦表面,稍待后再用干净软布擦亮,防潮。五金配件、金属拉手可用少些机油抹擦并擦干,使之能灵活转动和防锈防止氧化。 3.应避免摆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应保持居室通风干燥。 4.避免让表面接触到腐蚀性液体,如酒精、指甲油等。 5.应该用干洁的软布,使用保养蜡。选择电缆桥架的宽度时需要注意哪些1、电缆桥架的高度为50、100时每端各6只连接孔,高度为150、200时每端各12只连接孔。 2、支撑间距:支撑间距应小于等于载荷曲线允许载荷和支撑跨距。3、桥架宽度:选择桥架的宽度时,应留有适当的备用空位,以便为今后增添电缆用。4、隔开敷设:当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较少时,可以在同一电缆桥架安装,但中间须用隔板将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隔开敷设。5、电缆固定:汇线桥架水平敷设时,桥架之间的连接应尽量设置在跨距1/4处。水平走向的电缆每隔2米左右固定一下,垂直走向的电缆每隔1.5米左右固定一下。可能导致桥架老化因素之三:电缆接头故障,电缆接头是电缆线路中薄弱的环节,由人员直接过失(施工不良)引发的电缆接头故障时常发生。6、桥架的安装高度应该高出地面2.2米,以避免出现电缆桥架与其他通过物体在高度上面发生冲突的现象。7、如果桥架的安装地安装有顶棚或是其他障碍物,那么两者之间的间距应该大于0.3米,同样也是在根源上面避免电缆桥机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
襄阳电缆桥架穿墙安装注意事项
4. 电缆桥架不宜与下列管道平行敷设,当无法避免时,电缆桥架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或采取相应防护措施。5. 电缆桥架与管道之间距离应满足表4要求。
6. 电缆桥架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加盖板或保护罩。
(1)电缆桥架在铁篦子板或类似带孔装置下安装时.上层电缆桥架应加盖板或保护罩.如果在上层电缆桥架宽度小于下层电缆桥架时.
(2)电缆桥架安装在容易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时应加保护罩。 襄阳电缆桥架穿墙安装时.应根据环境条件采用密封装置。电缆桥架由室内穿墙至室外时.在墙的外侧应采取防雨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