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氢储罐汽车应用发展缓慢
国外液氢出关已在汽车上应用,而还未实现。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宝马汽车都已经推出使用车载液氢气瓶的概念车,而可以自行生产液氢,但尚未将其应用于车载供氢系统。
当前我国III型瓶已经较为成熟,因为氢气在高压下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所以储氢罐的内衬材料要具有良好的阻隔功能,以保证大部分的气体能够存贮在容器中。
储氢瓶
车载供氢总成公司
液氢储罐汽车应用发展缓慢
国外液氢出关已在汽车上应用,而还未实现。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宝马汽车都已经推出使用车载液氢气瓶的概念车,而可以自行生产液氢,但尚未将其应用于车载供氢系统。
当前我国III型瓶已经较为成熟,因为氢气在高压下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所以储氢罐的内衬材料要具有良好的阻隔功能,以保证大部分的气体能够存贮在容器中。
储氢瓶瓶阀
氢系统的储氢瓶口阀应集成主关断阀、单向阀和压力释放装置(PRD)、溢流阀。主关断阀的操作应采用电动方式,并应在驾驶员易于操作的部位,当断电时应处于自动关闭状态。压力释放阀(PRD)排放氢气时,排放气体流动的方位、方向远离人、电源、火源。同时在储氢瓶进口通道上应装有手动关断阀,在加氢、排氢或维修时,可单独地隔断各个储氢容器;
供氢:气瓶——瓶阀(过流)——过滤器——减压(带电磁切断)——电堆
氢系统管路安装位置及走向要避开热源及可能产生电弧的地方,至少应有200mm的距离。尤其管路接头这种潜在漏点不能位于密闭的空间内。高压管路及部件位于可能产生静电的地方要可靠接地或有其他控制氢泄漏量及浓度的措施,即便在产生静电的地方,也不会发生安全问题;
储氢容器和管路一般不应安装在乘客舱、行李舱或其他通风不良的地方;如果不可避免要安装在行李舱或其他通风不良的地方,应设计通风管路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泄漏的氢气及时排除;
供氢系统
公告冲击试验
车载供氢系统集成在设计过程中,由于结构设计考虑不到位,有可能需要多进行几轮的优化,直到满足标准要求。锁定车载供氢系统方案后,开始准备车载供氢系统样件进行公告试验,同时也是验证我们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如下图所示,这是一款由奥扬科技为匹配某款物流车设计的车载供氢系统,压力等级为35MPa。完全依据模拟路况的条件进行试验,经过±X、±Y、±Z六个方向8个g的加载冲击后,检查车载供氢系统的变化,满足GB/T 26990-20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GB/T 29126-201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要求。同时试验后的车载供氢系统做了一轮常规的保压测试,确保了冲击后的车载供氢系统没有发生泄露。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