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注意到,不少社区为了推广垃圾分类,经常向居民发放垃圾袋。采访时,不少市民都表示曾取过这种超薄的塑料垃圾袋,即使参加和垃圾分类不相干的社区活动,垃圾袋也常常被作为纪念品发放。在居民李先生家中,记者见到引人深思的一幕:社区发的超薄塑料垃圾袋塞了满满一抽屉。“去年的还没用完,今年新规实施后,又发一大包。”李先生所在的小区仅有200多户居民,早在去年就开始推广垃圾分类。为了提高参与率,社区给每家每户都
餐具改性料批发
记者注意到,不少社区为了推广垃圾分类,经常向居民发放垃圾袋。采访时,不少市民都表示曾取过这种超薄的塑料垃圾袋,即使参加和垃圾分类不相干的社区活动,垃圾袋也常常被作为纪念品发放。在居民李先生家中,记者见到引人深思的一幕:社区发的超薄塑料垃圾袋塞了满满一抽屉。“去年的还没用完,今年新规实施后,又发一大包。”李先生所在的小区仅有200多户居民,早在去年就开始推广垃圾分类。为了提高参与率,社区给每家每户都发放了4种颜色的超薄塑料垃圾袋,分别对应4色垃圾桶,鼓励居民将垃圾分类装入不同袋子,投放后再由分拣员开袋检查投放效果。这种模式出发点很好,听上去也简单易行。但记者观察发现,实际运行时似乎遭遇了尴尬——累坏垃圾分拣员。初夏的清早,气温并不高,分拣员王师傅皱着眉,满头大汗,居民打包好的厨余垃圾,他都要逐个解开,倒出里边的东西,再使劲儿抖搂抖搂塑料袋。此番操作的目的只有一个:把塑料袋从厨余垃圾中“解救”出来,回到其他垃圾的“正道”上。一对年轻情侣走了过来,档案袋大小的塑料袋中只装了几块。王师傅的眉头更皱了。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或堆肥化等条件下可生物分解的一类塑料。其中,在堆肥化条件下可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且对植物生长没有不良影响的塑料,又被称为可堆肥塑料。可堆肥性的检测标准有欧洲EN 13432、美国ASTM D6400和其他使用的ISO 17088。65%以上的生物塑料被用于包装领域,还被用于餐饮、消费电子、汽车、农业或园艺、玩具等产品的制造方面。但目前生物塑料的价格较高,限制其大量使用旧一。

商品化的生物塑料主要有淀粉基塑料、PLA、聚羟基脂肪酸酯类化合物、脂肪族二元酸二元醇共聚物、各种纤维素类等。以下分别介绍其来源、特性以及在包装领域的应用。淀粉由于来源广、可再生、成本低和可完全降解,己被广泛用于制备淀粉基塑料。我国指出:塑料中淀粉含量在15%以上即可称为“淀粉塑料”。淀粉塑料发展至今经历了填充型、共混型和全淀粉塑料3个阶段,每一阶段中淀粉含量均比上一阶段显著增加。

从1967 年项降解塑料的申请到上世纪 90 年代降解塑料产能开始规模生产,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和开发已经经历了 50 多年的发展。从技术革新的角度,可降解塑料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代降解塑料是淀粉改性塑料:这类可降解塑料是在传统单体聚合的过程中加入淀粉等添加剂进行改性,从而使塑料在一般环境中可以裂解成微小的塑料片段。但这种降解方法并不能将塑料完全降解,其剩余的塑料片段不仅难以回收,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与普通塑料同样的危害。第二代降解塑料是光热降解塑料:这类塑料是利用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光敏剂和光降解调节剂对使用后的塑料在光照条件下进行降解。但是这类可降解塑料在降解过程中受环境条件影响大。近10年来的降解塑料的研发主要集中在生物降解塑料方面,这类降解塑料的基料即可生物降解,在堆肥条件下降解,可完全降解。但目前这类塑料的生产成本还比较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