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走出去的国际化
加快走出去步伐,一带一路与国际化,“一带一路”涉及65个44亿人口的经济合作发展。揭示了我国经济新增长和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已经来临。“一带一路”大战略推进的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国内城市和沿线。其巨大的潜在市场,吸引了钢结构企业纷纷出走。以中建钢构、杭萧钢构、东南网架、精工钢构、多维联合集团等为首的企业在国外签下高达数十亿元的订
钢构加工设备供应商
“一带一路”与走出去的国际化
加快走出去步伐,一带一路与国际化,“一带一路”涉及65个44亿人口的经济合作发展。揭示了我国经济新增长和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已经来临。“一带一路”大战略推进的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国内城市和沿线。其巨大的潜在市场,吸引了钢结构企业纷纷出走。以中建钢构、杭萧钢构、东南网架、精工钢构、多维联合集团等为首的企业在国外签下高达数十亿元的订单。东南网架签约委内瑞拉超过10亿元的大合同,北京多维联合集团和委内瑞拉签订新型板材项目。
我们来听听在“2016钢结构发展高峰论坛”上两位老总的发言。一位是马钢董事长高海建。他说,1999年,马钢引进条H型钢生产线,钢结构有过一段春天,发展的很快。10多年过去了,钢结构现在遇到的问题还是当年的问题,只不过暴露的更加尖锐和充分而已。钢结构发展路长道远,恕我直言,还没有这种文化,没有这种消费,也没有庞大的支持体系,现在不应该成为主流。另一位是宝钢钢构董事长郝荣亮,他说,钢结构能做到1亿吨吗?1亿吨可以救得了钢构行业吗?救不了!有人说我们的钢产能是10亿吨,有人说钢产能12亿吨,我宁肯相信是12亿吨,因为有很多钢厂其实就没饱和。有人说经济加在一块钢产量4亿吨就够了,有的人说是应该美国的10倍也就是8亿吨。我觉得不见得都有道理,日本现在是1亿吨左右,美国大概8千万吨到1亿吨吧。美国不是发展得好好的嘛?那么多航母、那么多军舰。而日本不是也发展得好好的嘛。去年进口国外的钢材有2万吨。过剩这么多,为什么还不能替代进口这一块呢?
今年3月26日,台记者问了中建一局董事长2个当下热的问题:今年两会,“工匠精神”成为热词,作为工程建设领域一家获奖企业,中建一局如何理解“工匠精神”?中建一局董事长罗世威说,工程有两个特点是的,是经久,这个是工程的自然属性,第二是要体现出“匠气”,就是体现在外观的经久耐看,越看越有味道。我们已经做好了建1000米高楼的技术准备,并且通过了有关部门的鉴定。他斩钉截铁地说,不能承担社会责任的人不配做这个行业。
同时,国内企业对不确定性风险认识不足,其中包括:政治风险,所在国政治动荡或首脑更替带来的政策更替,导致项目终止;法律风险,对所在国法律了解不透,合同风险不能锁定,导致纠纷不断;利益冲突风险,“一带一路”沿线许多的政治是企业家政治,企业的利益就是利益,一旦触及当地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就会出现各种障碍;成本风险,企业很难对所在国政治、法律、国情、市场、原燃材料及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建厂设计数据、索赔条例、汇率风险等研究透彻,导致工期或建设成本普遍高于预期。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