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火地面常用于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如生产企业、化工企业车间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6.6条对此有明确规定: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纤维危险的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条文说明对此作如下解释: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整体的甲类厂房以及有可燃粉尘、纤维等可能发生危险的乙类厂房,生产过程中比空气重的物质易
不发火混凝土施工
不发火地面常用于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如生产企业、化工企业车间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6.6条对此有明确规定: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纤维危险的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条文说明对此作如下解释: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整体的甲类厂房以及有可燃粉尘、纤维等可能发生危险的乙类厂房,生产过程中比空气重的物质易在下部空间靠近地面或地沟、洼地等处积聚。为防止地面因摩擦打出火花和避免车间地面、墙面因为凹凸不平积聚粉尘,故对地面、墙面、地沟盖板的设计等提出了预防引发的措施要求。
确保不发火性的措施
1、选用普通水泥作为胶凝材料,本身具有不发火性能。原材料合理的级配,使得混凝土密实,承载力可靠。
2、严格控制骨料(石灰石质或白云石质)的不发火性能,使得这种不发火细石混凝土的不发火性能。
3、膨胀组分一方面补偿了混凝土收缩,消除了裂纹又使水泥石更趋于致密。
4、保水剂羟丙基纤维素(HPMC),以及聚羧酸系减水剂使得这种不发火细石混凝土施工性能提高,强度得以保证。
5、电子计算机控制下工厂化生产,配比一致,均齐;除铁工序,确保不混入杂质。
砂在混凝土拌合物中的作用主要起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随着砂率的增加,砂填充粗骨料的空隙,使得粗骨料的空隙随着砂用量的增加逐渐变小,砂石混合空隙率达到小值后,再增加砂率,砂石混合骨料的空隙率会随之变大。另一方面砂的比表面积大于粗骨料的比表面积,随着砂用量的增加,其表面润滑吸附的水量也随着增加。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子所占砂、石质量和的百分率,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的关键参数之一。在混凝土体系中,砂子和胶凝材料浆体组成砂浆填充石子间孔隙并包裹在其表面起润滑作用作用。

在浆体用量一定的条件下,砂浆填充、包裹在骨料表面以减小粗骨料间的摩擦阻力,起整体润滑作用。当砂率过小时,浆体与砂组成的砂浆也相对较少,不足以填充粗骨料间的空隙并包其表面,难以起到润滑作用,粗骨料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差。随着砂率的增加,砂浆体积逐渐增加,在一定范围内,砂浆的填充和包裹作用明显改善粗骨料间的摩擦力,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提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