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I 5500系统在硬件上的六大技术
一、接口的改进:提高了QaQ/MRM灵敏度
使用了QJet离子导向技术(注:在API 5000之前的型号,使用的是Skimmer)Orifice直径为0.62 mm,QJet长12.5 cm,孔径4mm,IQ0入口孔径为1.7 mm;
四极杆加上高达1.228 MHz的RF频率,提高了能有效聚焦离子的电位,低质荷比的
AB 5500串联液质供应
ABI 5500系统在硬件上的六大技术
一、接口的改进:提高了QaQ/MRM灵敏度
使用了QJet离子导向技术(注:在API 5000之前的型号,使用的是Skimmer)Orifice直径为0.62 mm,QJet长12.5 cm,孔径4mm,IQ0入口孔径为1.7 mm;
四极杆加上高达1.228 MHz的RF频率,提高了能有效聚焦离子的电位,低质荷比的离子传输效率有极大的提高,虽然5500 的m/z范围为5~1000 amu,但灵敏度更高。
正解决了当前MRM速度的瓶颈。同时,具有更快的ESI正负极性切换速度(50毫秒)。
整体性能上,在MRM方面,一次实验可检测2500对MRM离子,一个时间段内可检测1000对MRM离子,同时不降低数据质量。
多残留检测的者:2003年100对MRM,2005年300对MRM,2008年>750对sMRM
综合起来,得到一个的高灵敏度和高速度。
④检测限低,MS具备高灵敏度,通过选择离子检测(SIM)方式,其检测能力还可以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⑤分析时间快,HPLC-MS使用的液相色谱柱为窄径柱,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分离效果;⑥自动化程度,HPLC-MS具有高度的自动化。
液质联用( HPLC-MS) 又叫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它以液相色谱作为分离系统,质谱为检测系统。样品在质谱部分和流动相分离,被离子化后, 经质谱的质量分析器将离子碎片按质量数分开,经检测器得到质谱图 [1] 。
接口技术自20 世纪70 年代初,人们开始致力于液-质联用接口技术的研究。在开始的20 年中处于缓慢的发展阶段,研制出了许多种联用接口,但均没有应用于商业化生产 [1] 。直到大气压离子化(atmospheric-pressure ionization, API)接口技术的问世,液-质联用才得到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内分析和应用领域。(1)流动相进入质谱直接离子化,形成了连续流动快原子轰击(continuous-flow fast atom bombarment, CFFAB)技术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