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需要多久
在开始次心理咨询前,有些来访者会问些问题。 常见的问题是:“心理咨询需要多久?”出现频率远远高于第二常见问题。这很可以理解,毕竟好多人对心理咨询不太熟悉,想要在开始之前多一些认识,无可厚非。 我通常没有办法给出答复。不是敷衍,而是这个问题涉及到的变量太多。如果问开车去某地要多久,那要综合考虑这个地方有多远、开的是什么车、司机技术好不好、道路是否平坦、
教育情绪问题在线
心理咨询需要多久
在开始次心理咨询前,有些来访者会问些问题。 常见的问题是:“心理咨询需要多久?”出现频率远远高于第二常见问题。这很可以理解,毕竟好多人对心理咨询不太熟悉,想要在开始之前多一些认识,无可厚非。 我通常没有办法给出答复。不是敷衍,而是这个问题涉及到的变量太多。如果问开车去某地要多久,那要综合考虑这个地方有多远、开的是什么车、司机技术好不好、道路是否平坦、晴天还是下雨、路上有没有加油站,然后才能做出回答。心理咨询也一样。 那么,心理咨询需要的时间,跟什么有关呢?变量可以分成三大类。 来访者因素:来访者的期望值、人格基础、领悟能力、成长意愿、社会支持 咨询师因素:咨询师的流派、能力、人格健康程度 来访者和咨询师是否匹配
“心理咨询需要多久”呢?这也是个有趣的问题。据我观察,原因多种多样,举几个栗子。
,想对未来的投入有预期有的来访者预算有限,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坚持到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个人觉得,还是找个对自己经济压力不太大的咨询师比较好,有利于坚持,也不会在咨询过程中过度。除了钱,需要投入的还有时间和精力。在开始之前想清楚,对自己的投入有预期,确实很有必要。第二,获得安全感、掌控感对有些人来说,的不是一件事要做很久,而是没有进度条。知道咨询到底要进行多久,可以获得安全感、掌控感。第三,拒绝承担风险有的来访者想要一个确定的,如果我不能保证在多少次之内解决问题,就不开始咨询。的确,心理咨询有风险,不一定对所有人、所有问题都有效。不过,人生中又有哪件事没有风险呢?心理咨询需要来访者和咨询师共同努力,责任与风险也是两个人共同承担。如果来访者希望我给出多少次能好的承诺,其实是把自己的一份责任,推给了我。这一类来访者需要的,不是我的承诺,而是学会承担责任,直面风险。第四,对“改变”充满紧迫感有些来访者,实在太痛苦了,好像被夹在双面煎锅中煎熬,想要快点从这种状态中解脱,于是希望咨询时间越短越好。有些来访者,可能社会功能很好,做事效率很高,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不能忍受自己的某种缺点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出于想要快点变得更好的愿望,他们希望咨询时间越短越好。
社交
“症状出现泛化”。也就是你一开始只是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产生冲突,然后演变成对多件事或者多个人产生冲突。比如社恐患者,因为害怕老师,后来演变成害怕所有教师,然后演变成害怕同学,变成害怕所有人。“有完整的自知力”。这个是区别你是社恐还是超出神经症范畴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的重要标准之一。自知力指的是:是否知道自己是有病的,有心理问题,或者是精神障碍。症患者基本上不存在自知力。电影《美丽心灵》主人公纳什是一位患有的患者,在自己的努力下克服症并且获得诺贝尔奖,他在读博士期间给自己虚拟了一个人际关系,一个性格与自己截然想法的舍友,然后在他结婚之后被诊断为还一直认为这个舍友是存在的,这就是没有自知力,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状态。
担忧未来 ,错过当下美的风景 。我们常常过分注重目标 ,老想着自己未来要做什么 ,担心自己完不成自己的目标 实现不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每日忧心忡忡,可是却独独忽略了当下,让当下失去了价值,你在不停地赶路 ,一心想要到达终点 你以为终点的美景是好的。却没有注意到路上的花朵才是美丽芬芳的 ,当下 被我们踩在脚下 ,用来铺垫通向未来的路 。当我们一味的提醒自己要努力 要完成目标 或者懊悔自己过去的错误 ,然而却把当下生命的时刻忽略了,其实有的时候 美好只存在于我们的一些过度想象中 ,直到我们千辛万苦达成了自己的愿望 ,才发现这样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 ,而过去的生活又不可能重来 ,我们因为错过了享受当下追悔已经来不及了 。
心理学的森田流派有一句名言“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新日” 。每都是重生的我 ,无论昨天发生过什么 ,那新的 都是一个崭新的自己 ,其实我们只有珍惜当下每的生活 用心的来感受这个世界上的一人一物 才能够在当下的生活中 找到生活中真正的美 ,把生命当下时刻过好 ,不错过当下的美景 。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