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孔钻BTA 深孔钻是内排屑深孔钻的一种典型结构
BTA 深孔钻是内排屑深孔钻的一种典型结构,它是在单刃内排屑深孔钻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切削刃呈双面错齿状,切屑从双面切下,并经双面排屑孔进入钻杆排出孔外。BTA 深孔钻切削力分布均匀,分屑、断屑性能好,钻削平稳可靠,钻削出的深孔直线性好。2、采用合适的切削用量3、定期更换钻头,避免磨损4、采用合适的切削液并改善过滤
立式深孔钻型号
深孔钻BTA 深孔钻是内排屑深孔钻的一种典型结构
BTA 深孔钻是内排屑深孔钻的一种典型结构,它是在单刃内排屑深孔钻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切削刃呈双面错齿状,切屑从双面切下,并经双面排屑孔进入钻杆排出孔外。BTA 深孔钻切削力分布均匀,分屑、断屑性能好,钻削平稳可靠,钻削出的深孔直线性好。2、采用合适的切削用量3、定期更换钻头,避免磨损4、采用合适的切削液并改善过滤情况。1 BTA 深孔钻的结构特点BTA 深孔钻具有以下结构特点: 刀体上分布有外刃刀片、中刃刀片、内刃刀片、导向块和双面排屑孔,并通过刀体上的浅牙多头矩形螺纹与空心钻杆联接。 钻芯部分由内刀刃代替了麻花钻的横刃,从而克服了麻花钻横刃较长、轴向阻力较大的缺点;
由于钻芯相对于钻孔轴心线偏移了一段距离,加工时钻芯处刀刃中心处刀刃,因此会形成一个导向芯柱(见图1),使钻头具有较好的导向性,钻孔时不易偏斜,该导向芯柱增长到一定长度后会自行折断并随切屑一起排出。维修人员应根据梯形图对机床控制电器进行分析,在CRT上直观地看出CNC系统I/O的状态。 主刀刃采用非对称的分段、交错排列形式,可保证分屑可靠,并避免用整体硬质合金刀片磨削卷屑槽、分屑槽时易产生裂纹的情况。
深孔钻机床在一般机床加工中的运用
深孔钻机床适用规模广,装置便利灵敏,操作简捷。可装备在镗床,车床,铣床,加工中间上。轻松完成一般机床加工深孔。以下简略介绍几种装备办法。
1、车床装备计划有两种办法可供挑选:
工件旋转;如工件是回转体零件,要加工的孔为同心孔,则工件旋转为改造计划。
将工件用机床三爪卡盘夹持,若是工件较长则需中间架支撑。刀具固定在四方刀架或许中托板上。由机床主轴股动工件作旋转运动,进给运动由大托板供给。
这种办法的长处是:装备为简捷,本钱也较低。但也有它的局限性:机床主轴转速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越2000转/min,关于小孔径钻削,机床主轴转速往往达不到加工需求。进给速度一般比较大,为0.04~0.06mm/r。而小孔的深孔加工需求进给速度较低。3、自动化升级改造可以一步到位真正的自动化升级改造,并非一个简单工位或是机器的更换就能完成,而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以45#钢Φ6mm孔为例,需求进给0.015mm/r;主轴转速2450r/min。所以,在小孔径(≤10mm)深孔加工中受到限制较大。加工前须用机床尾座加工引导孔。
刀具旋转:和工件旋转相比较,刀具旋转有更高的适应性。无论是同心孔仍是偏疼孔,无论孔径巨细,都能够在一般车床上得到较好的处理。
深孔钻谈机床位置环异常或控制逻辑不妥处理措施
机床位置环异常或控制逻辑不妥处理措施。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或改动、机械故障、机床电气参数未优化电机运行异常、机床位置环异常或控制逻辑不妥,是生产中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异常故障的常见原因,找出相关故障点并进行处理,机床均可恢复正常。
生产中经常会遇到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异常的故障。此类故障隐蔽性强、诊断难度大。导致此类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1)机床进给单位被改动或变化。
(2)机床各轴的零点偏置异常。
(3)轴向的反向间隙异常。
(4)电机运行状态异常,即电气及控制部分故障。
(5)机械故障,如丝杆、轴承、轴联器等部件。此外,加工程序的编制、刀具的选择及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加工精度异常。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