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施暴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就是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区别:一个儿童拿着自己画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他会说,你看,我画得象不象?同样,国外的孩子会向父母说,你看,我画得好不好?这一“象”一“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相同的环境下,异样的提问方式,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是肯定的。道理自不必多解释什么,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跃然纸上。
道德空白这
scratch二次开发企业
心灵施暴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就是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区别:一个儿童拿着自己画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他会说,你看,我画得象不象?同样,国外的孩子会向父母说,你看,我画得好不好?这一“象”一“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相同的环境下,异样的提问方式,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是肯定的。道理自不必多解释什么,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跃然纸上。

道德空白这个话题应该和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那样会更加显示出对于道德问题的无奈。试想,如果道德都被挂在嘴边上说事,我们所拥有和理解的道德是否已经面临沦陷。这也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表现。家庭教育里,被重视的是智力因素,至于其他的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连学校教育都是一纸超级空文,那又怎么去要求家长呢?发的红奖状里写得清楚:该生在学期之内,德智体美劳发展,成绩,特此奖励,以兹鼓励。但实际却很缺少。

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语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的方法,就是上行下效。比如家长教孩子孝道,自己就要身体力行,孩子自然也会做到。推而广之,要教别人首先自己要先修身,先做到,然后再用身教言教去影响人,甚至达到不言而教的效果。育,老祖宗认为教书育人的首要目的,是使孩子做一个善人,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那什么是善?善的标准是什么?假如搞教育的人心中都不知道标准,那教育一定不会是圆满的;假如他知道善的标准,就能够把握住每一个教育的机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