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石改性技术有两种类型
沸石改性技术有两种类型:
对沸石骨架元素的改性。<点击查看详情对骨架元素的改性包括酸碱处理改性等。
对沸石非骨架元素的改性 <点击查看详情矿物改性处理是人工改变矿物性质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对矿物深加工增值具有重要作用。其改性方法很多目前应用广泛的主要有表面处理、加热处理、辐射处理等。其中表面处理常用的有化学药剂处理、涂层处理和酸
水产用沸石粉生产
沸石改性技术有两种类型
沸石改性技术有两种类型:
对沸石骨架元素的改性。<点击查看详情对骨架元素的改性包括酸碱处理改性等。
对沸石非骨架元素的改性 <点击查看详情矿物改性处理是人工改变矿物性质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对矿物深加工增值具有重要作用。其改性方法很多目前应用广泛的主要有表面处理、加热处理、辐射处理等。其中表面处理常用的有化学药剂处理、涂层处理和酸碱处理等类型。同样用人工方法使矿物在成分或结构特征上改性也是优化矿物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沸石经过适当的化学改性处理后可使其本来就强的离子交换能力更强使某些本来吸附性能较差的沸石变成吸附能力极强的新型沸石。目前沸石的改性范围非常之广从简单的离子交换到结构完全崩塌而得到的新产品都属于沸石改性范围。
超细沸石提高负载金属组分的分散性和负载量金属组分在沸石上的有效负载量和分散性是决定这类催化剂性能的主要因素。金属组分的负载量有一定限度,超过该限度值,金属组分将会以聚积体的形式覆盖在沸石表面上或堵塞孔口,从而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超细沸石由于具有较大的外表面和更多的孔口,金属组分更易进入沸石的孔道,并提高其分散性和有效含量,从而能增加催化剂的活性,延长使用寿命。
沸石催化剂在己内酰胺组成中的使用
沸石催化剂在己内酰胺组成中的使用
己内酰胺的传统工艺采用有毒的羟胺及腐蚀性强的,且发生很多副产品硫酸铵。新开发的己内酰胺生产工艺是先将苯部分氢化为,然后在氢型ZSM-5沸石催化剂上水合为;脱氢为环已酮,再在钛硅分子筛(TS-1)催化剂上与H2O2和NH3反响生成肟;肟 Beckmann重排成为己内酰胺。
Eni chen公司于1995年和1996年开发了钛硅分子筛,并用于肟生产进程,替代了原有杂乱技术,其副产物O2和H2O对环境无害。在Beckmann重排进程中,传统工艺以为催化剂。日本住友公司研讨了以MFI结构沸石为催化剂的流化床连续生产工艺,其催化剂为全硅分子筛,反响床层温度为350℃。反响200h后,当肟转化率为99.6%时,己内酰胺选择性为95.7%若在流化床后边加一固定床,环已酮肟转化率可达99.9%以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