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砂铸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覆膜砂铸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制芯的方法种类很多,总的可以划分为热固性方法和冷固性方法两大类,覆膜砂制芯属于热固性方法类。任何一种制芯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这主要取决于产品的质量要求、复杂程度、生产批量、生产成本、产品价格等综合因素来决定采用何种制芯方法。对铸件内腔表面质量要求高,尺寸精度要求高、形状复杂的砂芯
熔模铸造公司
覆膜砂铸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覆膜砂铸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制芯的方法种类很多,总的可以划分为热固性方法和冷固性方法两大类,覆膜砂制芯属于热固性方法类。任何一种制芯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这主要取决于产品的质量要求、复杂程度、生产批量、生产成本、产品价格等综合因素来决定采用何种制芯方法。对铸件内腔表面质量要求高,尺寸精度要求高、形状复杂的砂芯采用覆膜砂制芯是非常的。例如:轿车发动机气缸盖的进排气道砂芯、水道砂芯、油道砂芯,气缸体的水道砂芯、油道砂芯,进气岐管、排气岐管的壳芯砂芯,液压阀的流道砂芯,汽车涡轮增压器气道砂芯等等。但是在覆膜砂使用中还常遇到一些问题,这里仅就工作中的体会略谈一二。
怎样防止消失模铸钢件增碳
怎样防止消失模铸钢件增碳
减少增碳的措施
消失模铸钢件表面增碳的影响因素包括钢液的成份、铸件壁厚、铸件的冷却速度、涂料层的厚度及透气性、负压度、模样材料、模样密度、浇冒口工艺、排气方法、浇注位置、浇注温度、浇注速度等。
1.原始钢液与模样碳浓度的平衡
铸钢件表面碳浓度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模样分解产物中碳与钢液中碳的浓度梯度,随着钢液中原始碳量的提高,二者的浓度差缩小,可地铸钢件表面增碳。钢液中合金元素对铸钢件表面增碳有很大的影响,如Cr可增加铸钢表面的增碳,但可以减少碳层的。
2.选用低密度或低含碳模样材料
模样材料的变化可显著降低模样分解产物中碳的浓度,从而减少铸件表面的增碳。模样的密度越低,不仅发气量减小,而且生成的固相碳也相应减少,所以可使模样分解产物中碳的浓度降低。低密度的模样易于气化,残存液相少,所以对钢液的冷却作用小,有利于降低铸钢局部增碳。对于一般的铸钢件的生产,模样密度适于控制在0.016~0.025g/cm2。生产实践表明,共聚模样材料即可克服EPS模样材料热分解产物中残碳较多,也可克服PMMA模样发气量大,浇铸时宜产生反喷、呛火、气孔等缺陷,可作为铸钢件的首先模样材料。
在模样材料中增加脱碳剂,如硼酸、硼砂等,防止其燃烧;也可加入苛性碱、磷酸氢氨盐类,提高模样发火温度,推迟延缓燃烧,缩短金属液与模样热解产物的作用时间。
在模样中加入阻燃剂,阻止高温时裂解燃烧,使其不产生或少产生含含碳固相物。如可加入氯化石蜡、三磷酸盐、、三氧化二锑等,同时还可加入二苯酰过氧化物、二月桂酰氧化物等,加速含阻燃剂的模样转变为气体。
磨床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使用冷却润滑液,发挥冷却、洗涤、润滑的三大作用,保持冷却润滑清洁,从而控制磨削热在允许范围内,以防止工件发生热变形。磨削时的冷却条件,如采用浸油砂轮或内冷却砂轮等措施。将切削液引入砂轮的中心,切削液可直接进入磨削区,发挥的冷却作用,防止工件表面。
2.合理选择和修整砂轮,采用白刚玉的砂轮较好,其性能硬而脆,且易产生新的切削刃,因此切削力小,磨削热较小,在粒度上使用中等粒度,如 46~60目较好,在砂轮硬度上采用中软和软(ZR1、ZR2和R1、R2),即粗粒度、低硬度的砂轮,可降低切削热。
3.合理选择磨削用量,采用径向进给量较小的精磨方法甚至磨削。如适当减少径向进给量及砂轮速度、增大轴向进给量,使砂轮与工件接触面积减少,散热条件,从而地控制表层温度的提高。
4. 采用电解磨削加工,铸铁平台、模具精度和表面质量。电解磨削时,砂轮刮除氧化膜,而不是磨削金属,因而磨削力小,磨削热也小,不会产生磨削毛刺、 裂纹、等现象,一般表面粗糙度可优于Ra0.16μm。
5.将热处理后的淬火应力降低到低限度,因为淬火应力、网状碳化组织在磨削力的作用下,组织产生相变极易使铸铁平台产生裂纹。对于床身铸件为了磨削的残余应力,在磨削后应进行低温时效处理以提高韧性。
6. 磨削应力,可将模具在260~315℃盐浴中浸1.5min,然后在30℃油中冷却,硬度可下降1HRC,残留应力降低40%~65%。
7.对于尺寸公差在0.01 mm以内的铸铁平板的磨削要注意环境温度的影响,要求恒温磨削。

如何在现实生产中来解决模壳的透气性哪
模壳焙烧模壳透气性的影响
模壳焙烧主要是要烧成。既要焙烧温度还要焙烧时间。一般硅溶胶模壳,焙烧温度在800-1000℃,时间至少在一小时以上。
实际模壳透气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一般工厂也无法解决,在时候,可以通过工艺方法增加相应措施来加强排气,从而解决模壳透气性不良的问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