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组织排放超低改造的重要性
《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对钢铁企业的有组织、无组织、清洁运输、监测监控等各项要点均提出了实现超低排放的要求。其中,钢企无组织排放具有排放源数量多、阵发性强、分布散、单源小、总量大、对环境影响大的特点,原料系统、烧结、球团、炼焦、炼铁、炼钢、轧钢、石灰等工序均有不同程度的无组织排放情况,通常仅一个烧结或炼铁车间无组织排放源就多达上百个。
据统计,粗钢
超低排放技术
无组织排放超低改造的重要性
《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对钢铁企业的有组织、无组织、清洁运输、监测监控等各项要点均提出了实现超低排放的要求。其中,钢企无组织排放具有排放源数量多、阵发性强、分布散、单源小、总量大、对环境影响大的特点,原料系统、烧结、球团、炼焦、炼铁、炼钢、轧钢、石灰等工序均有不同程度的无组织排放情况,通常仅一个烧结或炼铁车间无组织排放源就多达上百个。
据统计,粗钢年产量在1000万吨左右的钢企内部无组织排放源数量在2000个~3000个;从排放数据来看,企业无组织排放总量占到全厂颗粒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且无组织排放中PM10排放量占比大,其逸散浓度远高于超低排放后的有组织排放源。扩散并沉降至周边道路上的颗粒物经过运输车辆碾压后,易产生大量二次无组织扬尘,严重影响钢铁企业周边区域环境。
无组织排放问题对钢企形象的影响更为直接。料场、皮带通廊、生产设备等无组织产污环节的封闭不合理、抑尘或收尘措施效果不足将导致大量颗粒物逸散至厂区、厂外,造成厂区、车间内地面积灰,建筑物、绿植覆灰,以及在厂区及周边区域上方形成明显的“污染云团”,影响钢企形象,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
九九环保自主开发的无组织排放管控治一体化平台,实现对无组织排放的适时监测,有效掌握并科学分析无组织排放分布、浓度、变化规律等数据,并依据分析结果做出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并进行智能化、科学化的治理,以提高工矿企业整体治理效率和降低治理工作管控难度。
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治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向纵深发展和城镇化的深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环境空气质量逐渐改善,但仍会不时出现区域连片、持续时间长的大气环境污染,这其中颗粒物污染现象严峻,施工扬尘污染是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各种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中,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控制对大气污染防治起到的效果,因此,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治理是首要任务之一。
结合施工环境和建设周期,施工工地扬尘主要来源为地表,未硬化的施工道路和路面积尘。此外施工工地建筑材料(如水泥、砂石等)的装卸和堆载、建筑垃圾和施工废料清运、二次结构装修、施工现场物料加工等过程也会产生一定的扬尘。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2019年是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加强对 VOCs 无组织排放的控制和管理,生态环境部制定并发布了《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
该标准规定了 VOCs 物料储存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工艺过程 VOCs 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VOCs 物料转移和输送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设备与管线组件 VOCs 泄漏控制要求、敞开液面 VOCs 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以及 VOCs 无组织排放废气收集处理系统要求、企业厂区内及周边污染监控要求。
要打赢“蓝天”、减轻污染危害,治理无组织排放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各省市为有效解决无组织排放污染问题,相继出台了无组织排放治理相关实施方案,助力打赢这场“蓝天战”。
无组织排放抑尘技术应用范围
无组织排放抑尘技术主要通过外部设备应用,无需大量用水,无滤料,无需加建厂房、密闭设施,适用范围广泛,矿山除尘、石料厂除尘、火电厂除尘、钢铁厂除尘、港口除尘、堆场除尘等领域均适用。
1)城市PM2。5空气超标治理、治污降尘减霾、城市环境治理;
2)堆场扬尘治理,所有煤堆、料堆、灰堆、堆场露天装卸作业喷雾扬尘;
3)建筑工地、拆迁等施工工程、市政基础设备、建筑垃圾、废渣废料、装卸和堆放及其他产生扬尘污染的活动等扬尘治理;
4)物料运输,如运输煤焦、砂石、土方、垃圾、渣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车辆以及重型车,在运输过程中因物料遗撒或泄漏而产生扬尘污染治理;
5)地面扬尘。实施绿化工程。有效进行绿化喷洒降尘措施;
6)煤码头、沿海港口堆料场、斗轮机作业、矿石、散装粉料搬运、装运、转运,河道整治等粉尘污染治理以及港口环境治理;
7)卡车卸料口、自卸车卸料粉尘、大型装卸车工作粉尘治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