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宜作为集水屋顶。雨水弃流装置应依据当地实测降水情况设计,若无当地实测资料,弃流厚度宜在2~3mm,根据弃流厚度与实际集水面积,计算初期雨水弃流装置体积,当集满雨水后,利用自动或手动的阀门,将雨水进入调节池,自控式主要应用于虹吸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雨水调节池有效蓄水容积,参照GB50400—201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公式计算。主要材质及功能:以聚塑料模块相组合,形
雨水收集模块系统
也不宜作为集水屋顶。雨水弃流装置应依据当地实测降水情况设计,若无当地实测资料,弃流厚度宜在2~3mm,根据弃流厚度与实际集水面积,计算初期雨水弃流装置体积,当集满雨水后,利用自动或手动的阀门,将雨水进入调节池,自控式主要应用于虹吸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雨水调节池有效蓄水容积,参照GB50400—201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公式计算。
主要材质及功能:以聚塑料模块相组合,形成一个地下水池,在水池周围根据工程的需要可以包裹防渗不透水和可以入渗透水的两种土工布,做成贮水型和渗透型的两种不同类型。塑料模块组合的水池安装方便,承载力大。同时内壁粗糙度为0。009,比混凝土内壁光滑,内部结构不易附着杂质,更有利与保证水质稳定。水池上方可做为绿地,种植花草和树木等,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雨水收集模块由再生环保材料制作,绿色环保,深埋地下不破坏整个生态环境,维护简单,且可回收再利用。能够收集来自屋顶,花园,草坪,铺地区和车道的雨水,增加蓄水和供水能力。在运输上也非常方便,采用分体式设计,模块可任意拆卸,节省了宝贵的运输空间。可根据项目设计成各种不规则形状及大小。从根本改变常规水池沉降、开裂、渗漏等诸多问题。

雨水收集系统的工作过程:雨水通过网格后进入水库,并被泵送到生物池中。可调节的需氧和厌氧建立了微生物生长的佳环境。在地面水景难以形成的地区,可以建设雨水收集蓄留系统,建设地下大型蓄水槽,组合节水灌溉措施。渗透路面收集:广场、小区、公园路面、人行道、步行路、自行车道渗透雨水井是土壤渗透系统的地下渗透设施。雨水以浸水的地面聚集在渗水井中,一部分渗透到地下,超过渗透能力的部分渗透到渗水管中,通过渗水管渗透的方式流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