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的危险因素
可燃组分
主要是乙1炔等碳氢化合物,乙1炔为危险,在液氧中的溶解度很低(5.6×10-6mg/L),很容易以固态析出并引发爆1炸。
堵塞组分
主要是二氧化碳、水分和氧化亚氮,尤其是氧化亚氮,日渐引起关注,他们结晶析出后,堵塞主冷通道,会引起主冷“干蒸发”和“死端沸腾”,造成碳氢化合物浓缩、积聚、析出,引发主冷爆1炸。
强氧化剂
列管冷凝器推荐
冷凝器的危险因素
可燃组分
主要是乙1炔等碳氢化合物,乙1炔为危险,在液氧中的溶解度很低(5.6×10-6mg/L),很容易以固态析出并引发爆1炸。
堵塞组分
主要是二氧化碳、水分和氧化亚氮,尤其是氧化亚氮,日渐引起关注,他们结晶析出后,堵塞主冷通道,会引起主冷“干蒸发”和“死端沸腾”,造成碳氢化合物浓缩、积聚、析出,引发主冷爆1炸。
强氧化剂
为强氧化剂
冷凝器
。
引爆因素
a.固体杂质微粒的机械撞击引爆(乙1炔微粒等摩擦、液氧冲击)。
b.静电,如二氧化碳微粒达到(200~300)×104ppm时,可产生静电,电压达3kV。
c.化学敏感性特强的物质(如臭氧和氮的氧化物)。
d.气流冲击、压力冲击、气蚀现象引起的压力脉冲,引起温度升高引发爆1炸。
冷水机中冷凝器形成水垢的原因和清除方法
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冷水机中很容易出现冷凝器管道形成水垢的现象,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掉,这些水垢会影响换热效果,导致机组的冷凝温度升高,进而导致制冷量降低、机组电耗增加。小编告诉大家水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冷却水中的钙、镁离子在受热时以盐的形式结晶析出并凝结在铜管内壁;系统管路的金属氧化产物;一般情况下,冷却盘管出液口与贮液器进液口的高度达到450mm就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了。菌藻滋生的黏泥等。
因此冷水机的冷凝器应该经常进行水垢清除,清除的时间可根据水质和结垢的情况来确定,但至少每年一次。清除水垢的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清洗和物理清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两种清洗方法。
化学清洗法:主要是使用清洗液进行清洗,先用酸溶液进行清洗,然后用碱溶液中和清洗,将酸、碱溶液冲干净。
1、可以将清洗液以一定比例加入冷却水系统中,开启冷却泵循环12—24小时,沉积物层不断受到清洗液的化学作用和冲刷作用而溶解和脱落。不过这种方法需要大量清洗,成本高。
2、可以在清洗贮液槽与冷凝器之间接上循环泵和管道,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使清洗液不断循环12—24小时,使沉积物溶解、脱落。
3、将清洗液按一定比例兑好,加入冷凝器中静置5—10小时,使沉积物软化、溶解,排掉清洗液,用清水冲刷。
化学清洗的优点是除垢,减轻工人的工作量,而缺点是清洗液可能对冷凝器铜管造成腐蚀,清洗后的废液排放问题,清洗液的价格比较贵。重庆冷水机公司提醒在进行化学清洗时一定要注意溶液比例,循环、浸泡时间,防止冷凝器被腐蚀。
物理清洗的优点是省去化学清洗液的费用,避免了化学清洗后废液的处理问题,不易引起冷凝器铜管的腐蚀,缺点就是对于粘结性强的硬垢和腐蚀产物,清洗效果不好,而且清洗操作比较费时费力。
列管式冷却器板片材质应如何选择
由于软水系统除停开空冷器、并入列管式冷却器外,其它部分不变,因此,列管式冷却器软水侧压力损失须小于原有空冷器软水侧压力损失。原有空冷器软水侧压力损失小于0.05MPa,因此列管式列管式冷却器软水侧压力损失必须小于0.05M Pa。
1、列管式冷却器板片材质列管式冷却器板片材质基本上采用不锈钢、钛合金两种。由于钛材料价格为不锈钢的4~6倍,且高炉冷却系统板式列管式冷却器板片材质采用不锈钢即可满足要求,为此列管式冷却器板片材质选用不锈钢。
2、列管式冷却器板片厚度列管式冷却器板片厚度与传热系数成反比关系,板片厚度越小,传热效果越好,但同时也容易腐蚀泄漏。现国内板式列管式冷却器板片厚度一股为0.5~1.0mm,考虑到厂家制造工艺、现场操作水平及腐蚀、除垢等因素,列管式冷却器板片厚度宜选择0.7~0.9ram。定期对空分进行大加温,以除去积聚在热交换器和精馏塔内残留的二氧化碳及碳氢化合物杂质。
3、密封垫材质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及板式列管式冷却器工作温度、软化水成分等诸多因素,密封垫材质宜选用三元乙丙橡胶。
4、列管式冷却器正常工作压力根据软水系统闭路循环的特点,列管式冷却器正常工作压力小值应为软水系统循环水泵出口压力与高炉高位膨胀水箱水位高度之和。
5、冷却水进、出列管式冷却器温度根据夏季冷却水供水温度及冷却塔工作能力,冷却水进列管式冷却器温度宜小于32℃,出列管式冷却器温度宜小于37℃。
6、进出口管径进出口管径的大小以介质在管道内的流动速度小于3m/S为宜来确定,大流速宜小于4m/s。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