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康复
群体康复是指借助社区卫生和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场地设 施,组织和指导3人及以上老年人群体开展肢体功能性康复训练。
(2)个体康复
个体康复是指由康复(士)师上门为有康复需求的 老年人提供被动运动、辅助运动的肢体功能性康复训练,以及保 健性康复。
2.服务要求
① 根据需求配备相应的康复器具。
② 项目设置需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群体康复有计划。
社区养老服务方案
群体康复
群体康复是指借助社区卫生和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场地设 施,组织和指导3人及以上老年人群体开展肢体功能性康复训练。
(2)个体康复
个体康复是指由康复(士)师上门为有康复需求的 老年人提供被动运动、辅助运动的肢体功能性康复训练,以及保 健性康复。
2.服务要求
① 根据需求配备相应的康复器具。
② 项目设置需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群体康复有计划。
③ 个体康复由人员或在人员指导下按计划实施。
④ 告知老年人康复训练的目的及安全注意事项,量力而为。
⑤ 康复过程中注意观察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并予以记录、评 估。
⑥ 康复过程中注意防跌、防过度,保护老年人安全。
对于老年人来说,社区进行智能养老环境的改造是实现养老的步。
例如在社区中设置无障碍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打造文化休闲场所、运动健身场所,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提供健康养老餐,方便社区老人出行,提供生活休闲场所。
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居住情况的老人家庭安装门磁感应设备,并配置有一键呼叫的智能室内机,避免部分独居老人在家发生意外无人知晓、无法呼叫的情况,为社区老人提供全天候的紧急救助和日常服务。
除此之外,在老人家中安装烟雾报警器、智能水电表、智能煤气表,通过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时监控数据,发现老人的用水/用煤气异常,及时发送报警信息,通过一网统管的方式,为社区老人提供“不打扰”的安全守护。
我们常说的养老模式通常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是指老人居住在家中养老,可以在家中接受上门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是指将养老服务设施引入社区,让老人可在社区内接受日托、护理等养老服务;而机构养老是指老人入住养老院等养老机构进行养老。实际上,这三种模式侧重点不同,业务有所交叉,尤其是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之间界定不清。
2014-2050年间,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老龄产业将逐渐进入到发展阶段,迎来老龄产业发展黄金期。同时,多次发文规划养老产业,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及补贴政策,要求加快智能化养老发展等,“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受民族传统的家庭观念影响,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庭和社区,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养老。居家养老服务采取让老年人在自己家里和社区接受生活照料的服务形式,适应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