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
“症状出现泛化”。也就是你一开始只是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产生冲突,然后演变成对多件事或者多个人产生冲突。比如社恐患者,因为害怕老师,后来演变成害怕所有教师,然后演变成害怕同学,变成害怕所有人。“有完整的自知力”。这个是区别你是社恐还是超出神经症范畴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的重要标准之一。自知力指的是:是否知道自己是有病的,有心理问题,或者是精神障碍。症患者基本上不存在自知力
情感心理辅导时间
社交
“症状出现泛化”。也就是你一开始只是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产生冲突,然后演变成对多件事或者多个人产生冲突。比如社恐患者,因为害怕老师,后来演变成害怕所有教师,然后演变成害怕同学,变成害怕所有人。“有完整的自知力”。这个是区别你是社恐还是超出神经症范畴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的重要标准之一。自知力指的是:是否知道自己是有病的,有心理问题,或者是精神障碍。症患者基本上不存在自知力。电影《美丽心灵》主人公纳什是一位患有的患者,在自己的努力下克服症并且获得诺贝尔奖,他在读博士期间给自己虚拟了一个人际关系,一个性格与自己截然想法的舍友,然后在他结婚之后被诊断为还一直认为这个舍友是存在的,这就是没有自知力,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状态。
记得有一次和对象吵架,闹到要分手的地步,半夜起来担心她是不是难过,甚至还有点感动——多么爱她的一个好男人啊!现在回想,那不过是投射而已,我爱的还是自己。所谓担心她,只不过是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投射在了她那里,从而担心投射在她身上的自己罢了。当时担心她难不难过,孤不孤独,其实都是在担心自己,因为她是否难过孤独我不知道,自己可是真的难过孤独。所以歌曲里唱的“我感动天感动地,就是感动不了你。”所谓的天和地,都是自己。而客体的“她”是独立的。
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挺不错,我摘录了一段:只能独行。两个人格独立的人,无法永远一致,当方向不同,意见相左,别人就会拿走填满在你空洞里的认同离去。这时你感到巨大的空虚和疼痛感——你会觉得失去了自我,没有了生活的意义。
生活就是这样,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说到底还是要靠自己去把握。为了让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和谐,与爱人之间要常沟通,但也要注意沟通的方法:
1.沟通时要注意夫妻平等的问题:很多人认为自己除了忙事业,还要照顾家庭,于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了高位,认为自己为这个家做得,所以地位也应该是高的。但是在夫妻之间,没有所谓的谁高谁低,平等是很重要的,而沟通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更顺畅。
2.想沟通,就不能忽视双方的性格:夫妻两个人的性格不可能完全一样,有人生来就不喜欢表达,特别是当两人的性格一强一弱时,弱势的一方没等开口就被对方打断,久而久之就更不愿意开口沟通了。还有的人,对方一开口他就口出秽语,又是讽刺又是指责,以至于两人没办法进行沟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