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专项条件:
能力:
(1)近2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3%,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15%。
(2)截至申报之年的上一年底(比如申报之年为2021年,那就是2020年底),拥有与主要产品相关的有效发明专利(含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2项或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5项及以上。
专精特新小巨人奖励标准
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专项条件:
能力:
(1)近2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3%,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15%。
(2)截至申报之年的上一年底(比如申报之年为2021年,那就是2020年底),拥有与主要产品相关的有效发明专利(含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2项或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5项及以上。
(3)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科技成果,具备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4)企业自建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具备完成技术任务所必备的技术开发仪器设备条件或环境(设立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5)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至少1项业务采用信息系统支撑。
·小巨人:(1)截至上年末的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或净利润的平均增长率达到5%以上,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2)分类条件:营收在1亿元及以上,且近2年研发经费支出占营收比重不3%。营收5000万元至1亿元,且近2年研发经费支出占营收比重不6%。营收不足5000万元,同时满足近2年内新增额(实缴) 8000万元以上,且研发投入经费3000万元以上,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比例50%以上。
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国际化道路的作用在于:(1)有利于中小企业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减少贸易摩擦、新冠疫情等突发情况对企业造成的影响;(2)有利于中小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效益;(3)有利于中小企业走差异化成长道路,构建企业竞争力,赢得长期市场竞争优势。
“专精特新”小巨人的重点领域中提出,应优先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符合《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重点产业领域;或属于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产品;或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攻关;或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同时,730政治局会议也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补链强链、“卡脖子”联系到一起,可见,当前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目的上升至制造业强链补链的高度。
专,即化;精,即精细化;特,即特色化;新,即能力强。“专精特新”是指具有“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企业,且企业规模需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的规定,因此一般为中小工业企业。
根据申报标准的不同,牵头的两份名单各有侧重。所谓“小巨人”,是指未来3-5年的高景气赛道中,已经崭露头角的,其当下的营收规模尚小,但潜力巨大。所谓“单项”,是指在特定制造业细分赛道中,经过长期深耕、激烈竞争后,终成为的企业,其市占率要求,但对其所处赛道是否朝阳没有具体要求。两份名单的结合,即立足当下,也放眼未来,可谓是实体制造业的浓缩精华。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