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尺使用注意:
1
测量前调整起点(零),且使用前应先校零位,采用不起毛的纸去拭擦测砧和测微螺杆的测量面。
2
作为日常保养的一部分,擦去环境周围和测量面上的任何灰尘、碎屑和其他碎片。此外,用干布仔细拭擦任何污渍和指纹。
3
正确使用测力装置,以便在正确的测力下进行测量。注意:测量面接触工件和其后的测量,一定要使用测力装置并防止
内径千分尺厂
千分尺使用注意:
1
测量前调整起点(零),且使用前应先校零位,采用不起毛的纸去拭擦测砧和测微螺杆的测量面。
2
作为日常保养的一部分,擦去环境周围和测量面上的任何灰尘、碎屑和其他碎片。此外,用干布仔细拭擦任何污渍和指纹。
3
正确使用测力装置,以便在正确的测力下进行测量。注意:测量面接触工件和其后的测量,一定要使用测力装置并防止冲击工件。
4
当将千分尺安装到千分尺的台架时,台架应该固定夹紧在千分尺边框的中心。但不要夹得太紧。
螺旋测微器是测量长度的仪器之一,在实验中常用它测量小球的直径、金属丝的直径和薄板的厚度等。用它测量长度,可以准确到0.01mm,还可以估读到0.001mm(即千分位),因此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
读数的方法是:先读主尺,单位是cm,通常需要换算为mm,要注意观察主尺上方半刻度有没有出来,从而决定是否需要加上0.5mm;然后再读螺旋部分,把读数(要估读)乘以准确度(0.01mm)即为螺旋部分读数;然后把两部分的读数相加就是读数了。
外径千分尺是千分尺中的一种,它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千分尺轴心通过现代化磨床加工,螺纹的轮廓精度很高,外径千分尺的应用很广泛,经常用于测量使用。
千分尺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指在测量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同一被测物进行多次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均不一致,表现为误差大小和正负都无法预知和判断,这种误差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作用。由于其无法预知的性质导致这类误差一般无法消除,只能期望采用合理的手段降低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外径千分尺的结构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固定套管上有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1毫米的刻度线,上面的刻度线恰好在下面二相邻刻度线中间。将圆周50等分,这些水平线就是微分筒上的刻度线,它可以运动,从读数方式上来看,常用的外径千分尺有普通式、带表示和电子数显式三种类型。
外径千分尺测量原理是:螺旋运动,当微分筒在转轴上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这个值的大小是0.5毫米,这样,当微分筒旋转一个分度后,它转过了1/50周,这时螺杆沿轴线移动了1/50×0.5毫米=0.01毫米,因此,使用千分尺可以准确读出0.01毫米的数值。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