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照队形集体照队形集体照队形
国外摄影师谈人像拍摄
2. 注重环境
拍摄环境人像对摄影师来说要容易一点,环境人像中背景的特质几乎和你的拍摄对象一样重要。
常住洛杉矶的摄影师Christopher Dibble在这里展示的是他拍摄的男性肖像。他致力于为他镜头中的演员和模特找到一种简单但却能够唤起人们记忆的拍摄背景。
“我的双眼一刻不停
集体照队形
集体照队形集体照队形集体照队形
国外摄影师谈人像拍摄
2. 注重环境
拍摄环境人像对摄影师来说要容易一点,环境人像中背景的特质几乎和你的拍摄对象一样重要。
常住洛杉矶的摄影师Christopher Dibble在这里展示的是他拍摄的男性肖像。他致力于为他镜头中的演员和模特找到一种简单但却能够唤起人们记忆的拍摄背景。
“我的双眼一刻不停地在寻找着拍摄地点,并评估它们有没有作为拍摄背景的潜质,”Christopher Dibble说。“一旦我发现一个不错的拍摄地点,我就会用手机拍下它,并附上地点和时间,然后用电子邮件发给我自己。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吸引人的光线,或是能避免任何杂乱无章和使人分心的情况出现的拍摄地点。我理想中的拍摄地点一定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拍摄人物,而且人体的大小比例必须得在周围的大环境里看起来有意味。”
一旦找到一个合适的拍摄地点,Dibble便开始布光来突显出应有的特点。
集体照队形集体照队形
所有能装在全幅相机上的镜头,等效焦距等于焦距;而镜头在所有其他大小感光器相机效焦距等于焦距乘以一个固定的系数。
举个例子,镜头装在尼康(Nikon)的非全幅(APS-C画幅)相机上,如D300s,D90,等效焦距约等于焦距乘以1.5倍;镜头装在佳能(Canon)的非全幅(APS-C画幅)相机上,如7D,60D,等效焦距约等于焦距乘以1.6倍。意思就是这些镜头装在非全幅(APS-C画幅)
的相机上,拍摄出来的画面范围等效为一个更长的镜头在全幅相机上拍摄出来的范围。图2-2中的几张例图可以很容易的帮助理解。
拍出好照片的9个基本要素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一个200mm的镜头在APS-C画幅机器尼康(Nikon)D90上拍摄到的范围与一个300mm镜头在全画幅机器尼康(Nikon)D700上一致。
一般来说:
现在单反相机的快门有:1/8000秒,1/4000秒,1/2000秒,1/1000秒,1/500秒,1/250秒,1/125秒,1/60秒,1/30秒,1/15秒,1/8秒,1/4秒

,1/2秒,1秒,2秒,4秒,8秒,15秒,30秒。在这些快门中,每相邻的两个快门都相差一档。我们把这些快门速度称为整数档快门速度。除了它们之外,相机还有很多快门速度,比如1/125秒和1/250秒之间就会有1/160秒以及1/200秒两个中间档。1/125秒,1/160秒,1/20

0秒,1/250秒之间相邻的两个相差1/3档。
这些快门里有3个地方是需要注意的,一是从1/8秒到1/15秒,另一个是从1/60秒到1/125秒,后一个是从15秒到8秒。毋庸置疑,他们之间真的都是相差

一档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相机厂商把本来应该是1/16秒的快门写成1/15秒,把本来应该是1/120秒的快门写成1/125秒,而把本来应该是16秒的快门写成15秒。有的朋友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本来应该是16秒,结果只拍了15秒,岂不是会暗很多?对于这个问题,我的

是,不管是15秒还是16秒,拍摄出来的画面亮度应该是很相近的,用肉眼是几乎无法分别的。有兴趣大家可以试试。
实际上,一个自然景观所能提供的大的对比度范围,远远超过了人眼以及机器感应器的东塔范围,通过不停地调节瞳孔,人眼大可以描绘20档亮度中亮的10-12档,

让较暗的色调变成纯黑色,要么记录下较暗的部分,让较亮的部分过曝,或者丢掉暗和亮的两头,只记录中间的部分,到底放弃哪一部分图像信息,这得由摄影者根据拍摄主题来决定。不过关键要知道一点,即照片处理软件更擅长在暗而不是亮的图片区域内调出细节。因此,值得推

荐的是必要时欠曝而不是过曝,否则在暗的区域会有大量色彩信息丢失。
新手必读认识数码照片色调除了

自觉忍受无法表现更多细节的图像区域外,还有另外两种方法可以应对拍摄主题过高的对比度:一种是用不同的曝光度拍摄一系列主题相同的照片,这样就可以将高对比度的图像信息加入多张照片中去,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