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冬季施工注意事项
冬期施工
1) 日平均温度5℃时应按冬期施工并符合下列要求:
2) 灌浆前应采取措施预热基础表面,使其温度保持在10℃以上,并清除积水;
3)应采用不超过65℃的温水拌合水泥基灌浆材料,浆体的入模温度在10℃以上;
4)受冻前,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抗压强度不得5MPa。
冬期施工养护
1
无收缩细石混凝土批发
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冬季施工注意事项
冬期施工
1) 日平均温度5℃时应按冬期施工并符合下列要求:
2) 灌浆前应采取措施预热基础表面,使其温度保持在10℃以上,并清除积水;
3)应采用不超过65℃的温水拌合水泥基灌浆材料,浆体的入模温度在10℃以上;
4)受冻前,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抗压强度不得5MPa。
冬期施工养护
1)冬期施工,工程对强度增长无特殊要求时,灌浆完毕后部分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保温材料。起始养护温度不应5℃。在负温条件养护时不得浇水。
2)拆模后水泥基灌浆材料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20℃时,应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
3)如环境温度水泥基灌浆材料要求的低施工温度或需要加快强度增长时,可采用人工加热养护方式;养护措施应符合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的有关规定。

灌浆料的蒸汽养护
1)灌浆料采用锅炉生成蒸汽进行养护。经过现场试验确定,每台1 t锅炉可同时供两片箱梁的养护,蒸汽通过管道进入预制箱梁内。每片梁布设三根管道,管道采用塑料软管沿梁两侧边模和内芯模布设。
2)蒸汽养护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升降温梯度,避免升温过程中的膨胀裂缝和降温过程中的灌浆料收缩裂缝。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0℃/h,并安排专人观测棚内温度,养护时在箱梁两端悬挂一支温度计,升温过程中每小时观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3)箱梁在温度保持40℃左右的环境下养护6 h后就可拆除内模,拆除内模可在保温棚内进行,但应停止通入蒸汽,防止被蒸汽。根据现场同条件养护的灌浆料试块进行强度试验后确认,梁体灌浆料养护12 h~18 h后就可以达到不遭受冻害的低强度,即临界强度(我国规定灌浆料的临界强度为不设计标号的30%,也不得35 kg/cm2)。在张拉前将梁体的温度冷却至与外界温度相近时,方可拆除养护的保温层,防止灌浆料表面遇冷发生急剧收缩,而内部灌浆料因水化热尚未完全消失而发生较大的内外温差,从而形成一种内胀外缩的现象,导致灌浆料表面产生裂缝。
灌浆料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
1、选择合理的位置进行开挖,准备灌浆料浆池,用灌浆料浆面进行防水处理;测放桩时,应检查控制轴线和桩位是否符合要求后方可钻孔。
2、桩长、桩位、桩径的控制:桩长的控制不仅要看表,还要在钻机机架上做出明显的标记。在设计桩长时,未钻孔的钻顶高层度位置、标记(标记)并用数字和其他刻度标记较小的标记。在桩位控制中,小桩应在放样后钉牢,然后钻白灰点。垂直度由桩位控制。关键是垂直度影响桩的承载力。采用挂锤球法控制垂直度较好,桩径控制要求不小于设计直径,经常检查钻头,磨损超过极及时焊补。
3、灌浆料用量控制:为保证每米灌浆料用量和灌浆料满足设计要求,每台机器应配备计算机记录仪,同时现场应用比重计控制灌浆稠度。一桩一浆,一桩一清(浆池)为宜。另外,项目经理部应派专人负责灌浆搅拌桩的施工,并全程负责旁站灌浆搅拌桩的施工过程。所有施工机械应编号。现场技术人员、钻机队长、现场管理人员、桩长、灌浆搅拌桩间距应做成标牌挂在钻机明显位置,保证人员到位,对人负责。
4、桩头与灌浆料混合的控制:当钻机反循环提升钻机,灌浆上升到工作基准面以下30-50cm时,灌浆料保持30秒,以保证桩上部的密实度和强度。根据荷载扩散和传递的原则,有必要加强灌浆料桩上部的密度和强度。
5、喷射时间控制:每根桩钻完后,应连续作业,不得中断喷射。严禁在不灌浆的情况下提升钻杆。
6、成桩检验:成桩完成后,达到规定龄期后方可进行开挖。不应使用重锤或重型机械清理桩头,应使用小锤、短钻等轻型工具进行操作,以免损坏桩头。桩组顶部应均匀,间距应均匀,桩身应圆整,无缩颈、下沉现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