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ley R超低温伺服驱动器
1.copley R超低温伺服驱动器概述:
1)120-240 VAC 无刷/有刷电机数字驱动器
2)控制模式
3)Indexer, Point-to-Point, PVT
4)电子凸轮, 电子齿轮
5)位置, 速度, 力矩
2.copley R超低温伺服驱动器命令接口:
1)CANope
Gold line伺服驱动器价格
copley R超低温伺服驱动器
1.copley R超低温伺服驱动器概述:
1)120-240 VAC 无刷/有刷电机数字驱动器
2)控制模式
3)Indexer, Point-to-Point, PVT
4)电子凸轮, 电子齿轮
5)位置, 速度, 力矩
2.copley R超低温伺服驱动器命令接口:
1)CANopen
2)ASCII, 离散 I/O
3)步进脉冲
4)±10V 位置/速度/力矩
5)PWM 速度/力矩
6)主编码器
伺服驱动器的安装,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内容?
1、机架安装方式,在驱动器后面板的左下角与右上角各有一个M5的安装孔,通过它们将驱动器固定在牢靠的垂直面上即可。
2、安装方向与间隔 清竖直安装伺服驱动器,并在其周围保留足够的空间以便于通;,必要时,请安装风扇,使控制柜内温度45度。
3、防止异物进入
(1)组装控制柜时,不要让金属屑进入伺服驱动器内
(2)不要让油、水、金属屑等异物从控制柜的缝隙或风扇进入伺服驱动器内
(3)在有害气体及灰尘很多的地方安装控制柜,应进行强制通风,以防止这些物质进入控制柜
变频器与伺服驱动器的区别
变频器和伺服驱动器都是大家比较常用的电器设备了,但是同样都是控制电机频率的为什么要用两种不同的电器设备!下面将从变频器、伺服电机操控和电机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和比照。
变频器方面:
简略的变频器只能调理沟通电机的速度,这时能够开环也能够闭环要视操控方法和变频器而定,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V/F操控方法。如今许多的变频现已经过数学模型的树立,将沟通电机的定子磁场UVW3相转化为能够操控电机转速和转矩的两个电流的分量,这样能够既操控电机的速度也可操控电机的力矩,并且速度的操控精度优于v/f操控,编码器反应也可加可不加,加的时分操控精度和呼应特性要好许多。
电机方面:
伺服电机的材料、结构和加工技术要远远高于变频器驱动的交流电机(通常交流电机或恒力矩、恒功率等各类变频电机),也就是说当驱动器输出电流、电压、频率改变很快的电源时,伺服电机就能依据电源改变发生呼应的动作改变,响应特性和抗过载才能远远高于变频器驱动的交流电机,电机方面的区别也是两者功能不一样的根本。就是说不是变频输出不了改变那么快的电源信号,而是电机自身就反应不了,所以在变频的内部算法设定时为了维护电机做了相应的过载设定。当然即便不设定变频器的输出能力仍是有限的,有些功能的变频器就可以直接驱动伺服电机。
伺服驱动器方面:
伺服驱动器在开展了变频技能的前提下,在驱动器内部的电流环,速度环和方位环(变频器没有该环)都进行了比通常变频的操控技能和算法运算,在功能上也比传统的伺服强大许多,主要的一点能够进行准确的方位操控。经过上位操控器发送的脉冲序列来操控速度和方位(当然也有些伺服内部集成了操控单元或经过总线通讯的方法直接将方位和速度等参数设定在驱动器里),驱动器内部的算法和更快的计算以及性能更优良的电子器件使之更优越于变频器。
伺服驱动器的工作模式
伺服驱动器的工作模式主要有:
1.开环模式
用于无刷电机伺服驱动器。与有刷电机驱动器的电压模式类似,主要控制无刷电机伺服驱动器的输出负载率。
2.电压模式
用于有刷电机伺服驱动器。主要控制有刷电机伺服驱动器的输出电压。
3.电流模式(力矩模式)
用于在速度或位置环工作的驱动器。主要控制伺服驱动器的输出电流(力矩),通过调整负载率保持输入命令的电流值。
4.IR补偿模式
与闭环速度模式相似,用于控制无速度反馈装置电机的速度。驱动器会调整负载率来补偿输出电流的变动。当命令响应为线性时,在力矩扰动情况下,此模式的精度就比不上闭环速度模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