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冶金史作重新分期划代具有重要意义冶金史于1987年对此进行验证后认为:古代已经摸索到了用铸铁柔化术制造球墨铸铁的规律,这对世界冶金史作重新分期划代具有重要意义。常将铸铁件淬火并低温回火处理。工艺是:各种铸件加热到860-900℃的温度,保温让原基体全部奥氏体化后再在油或熔盐中冷却实现淬火,后经250-350℃加热保温回火,原基体转换为回火马氏体及残留奥氏体组织,原球状石墨形
非标铸件加工
世界冶金史作重新分期划代具有重要意义
冶金史于1987年对此进行验证后认为:古代已经摸索到了用铸铁柔化术制造球墨铸铁的规律,这对世界冶金史作重新分期划代具有重要意义。常将铸铁件淬火并低温回火处理。工艺是:各种铸件加热到860-900℃的温度,保温让原基体全部奥氏体化后再在油或熔盐中冷却实现淬火,后经250-350℃加热保温回火,原基体转换为回火马氏体及残留奥氏体组织,原球状石墨形态不变。处理后的铸件具有高的硬度及一定韧性,保留了石墨的润滑性能,性能为改善。
镁和稀土元素可以中和硫等反球化元素的作用
硫是一种反球化元素,它与镁、稀土等球化元素有很强的亲合力,硫的存在会大量消耗铁液中的球化元素,形成镁和稀土的硫化物,引起夹渣、气孔等铸造缺陷。球墨铸铁中硫的含量一般要求小于0.06%。目前在工业上使用的球化元素主要是镁和稀土。镁和稀土元素可以中和硫等反球化元素的作用,使石墨按球状生长。镁和稀土的残留量应根据铁液中硫等反球化元素的含量确定。在保证球化合格的前提下,镁和稀土的残留量应尽量低。镁和稀土残留量过高,会增加铁液的白口倾向,并会由于它们在晶界上偏析而影响铸件的机械性能。

球化元素是指那些能够促进球状化、使石墨球生成或增加的元素
所谓球化元素是指那些能够促进石墨球状化、使石墨球生成或增加的元素。球化元素一般有以下共同性质:(1)元素外电子层上有一个或两个价电子,次内层有8个电子。这种电子结构使元素与硫、氧和碳有较强的亲和力,反映产物稳定,能显著减少贴水中的硫和氧。(2)元素在铁水中溶解度低,凝固过程中有显著偏析倾向。(3)虽然和碳有一定亲和力,但在石墨晶格内溶解度低。根据以上特点,Mg,Ce,Y,Ca属于有效球化元素。
正火目的:铸态下基体的混合组织变为珠光体基体,从而提高其强度
正火目的:使铸态下基体的混合组织变为珠光体基体,从而提高其强度和性。1. 高温正火:是把铸件加热至共析温度范围以上,一般为880-920℃,保温1-3小时,使基体组织全部奥氏体化,然后出炉空冷,使其在共析温度范围内由于快冷而获得珠光体基体。2. 低温正火:是把铸件加热至共析温度范围内,即840-860℃,保温1-4小时,使基体组 织部分奥氏体化,然后出炉空冷。提高了铸件的韧性与塑性,但强度较低。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