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是个20岁的男孩子,今年上大学2年级,2个月前,小天莫名奇妙的发生了一些变化,家里人发生他精神不振,总是萎靡不振,闷闷不乐,感觉精力不济,学习上开始力不从心,觉得上课难以集中精神,用小天自己的话说,就是“脑子像涂了浆糊一样,动不起来。”,于是成绩直线下降,每天小天都觉得情绪很差,没有事情能让自己开心起来,以前有兴趣的事情,看球,打游戏,跟同学去打篮球,或者去唱卡拉OK这些以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
小天是个20岁的男孩子,今年上大学2年级,2个月前,小天莫名奇妙的发生了一些变化,家里人发生他精神不振,总是萎靡不振,闷闷不乐,感觉精力不济,学习上开始力不从心,觉得上课难以集中精神,用小天自己的话说,就是“脑子像涂了浆糊一样,动不起来。”,于是成绩直线下降,每天小天都觉得情绪很差,没有事情能让自己开心起来,以前有兴趣的事情,看球,打游戏,跟同学去打篮球,或者去唱卡拉OK这些以前喜欢做的事情,现在统统都没兴趣做了,一点兴致都没有,小天的父母为他请了一个月的假,可是小天在家里天天睡在床上,什么事情都不去做,每天跟父母的话也很少,胃口也很差,吃的很少,2个月来体重直线下降,瘦了20斤,而且小天还整晚整晚的出现失眠,父母担心极了。维持期治liao目的在于防止复发、维持良好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可是,近一个星期,事情突然出现了180度的变化,小天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精神猛的好了起来,每天不再睡在床上,而是忙忙碌碌个不停,一会儿整理房间,一会儿到处翻书,说要自学某某课程,一会儿又说已经有了MBA的知识,自己能去商海里赚大钱,每天都显得精神亢奋,自我感觉很好,一直不停的跟父母说话,认为自己非常能干,人又聪明,小天觉得自己的脑子一下像开了窍似的,转动的非常非常的快,对未来的计划太多了,有时候都觉得自己的嘴巴跟不上脑子里的想法,都来不及说出来,这一个星期,小天还特别会花钱,常常跑出去玩,还特别喜欢自己请客买单,还带回来一堆用不了的东西,父母发现他一个星期已经用去了快一万块钱,晚上更加不睡觉了,整晚整晚的忙个不停,干这个,干那个,父母劝他休息一下,小天说自己的精神非常好,不用休息,自己时间不够用,要好好利用每一分钟。抑郁发作双相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及生物学异常相似而难以区分,双相抑郁因表现不典型往往被忽视。
于是,担心的父母也察觉到小天的精神状况可能出现问题了,带着小天去了医院,医生询问了病史,并跟小天会谈了后,告诉了小天父母,小天得了“双相障碍”。
什么是双相障碍呢?在生活、工作上遭遇到重大失败与挫折(不良的生活事件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或婚姻不好、社会经济状况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理想自我与社会现实达不到统一,进而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内心纠葛严重,无法自行调整,情绪不稳定现象频发。双相障碍是心境障碍疾病中的一种,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情绪的跷跷板”,就拿小天的病例来说,前半段,小天是明显的抑郁发作,表现有明显的“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思维迟钝”这样典型的的临床表现,而后段,是典型的躁狂发作,正好和的表现相反,表现“情感高涨,活动增多,思维敏捷”,如果在整个病程中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发作,这样交替发作的心境障碍,我们叫做“双相障碍”。
医生告诉小天的父母不必担心,双相障碍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病人数和单相患者基本是1:1的比例,所以也是精神科临床常见病。一般通过心境稳定剂(比如碳suan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拉莫三嗪都是心境稳定剂)的治liao,患者都能取得缓解。患有躁郁症的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自控而感到挫败、自责和低自尊,同时还很容易面临“你为什么管不住自己”的指责。
目前小天经过2个月的治liao,病情已经稳定控制,情绪稳定,生活表现如常,已经恢复去上学了。
儿童双相的风险
相对于成人躁郁症,儿童可能会经历更的情绪起伏。比起几个月的抑郁再到几个月的躁狂的交替变化,儿童很可能会几天内就经历一个循环,甚至内经历几轮循环。这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
此外,双相患者终生zisha的风险至少是普通人的15倍。在所有的zisha中,躁郁症患者会占将近1/4。而儿童双相患者的zisha率又高于成人。有研究显示,超过1/3的儿童双相患者有过至少1次的zisha尝试。
双相患者会在学业上、人际关系上都遇到很大的困境,也有更高的倾向尝试有风险的行为,如饮用危险物品,参与斗ou等。
双相(2型)不容易被发现。很多时候父母只会注意到孩子的低落,因此更容易在抑郁发作期带孩子就医。而多数情况下父母并不把孩子积极、精力高涨的异常状态视为问题(尽管能够觉察到与平时有所不同)。
儿童期一些精神疾病例如、对抗违立障碍等都可能和躁狂有类似的症状表现,因此,儿童双相误诊的可能性很高,从而影响孩子的病情。
双相是吗?
双相是吗?教师资格zheng体检能不能过 ?
额,怎么说呢,因为我是个双相患者,但是我让医生写的是具有精神疾病倾向的,不入档案,目前对这两个还没的区分开,双相是肯定不能报考的,但是具有精神疾病倾向的是可以的。说白了,就是早些年的双相称呼为具有精神疾病倾向的,现在分开了但是还是没那么细, 至于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是个小学老师,并且患有双相。
有同事也玩这个知乎,所以匿名了。还有,泻药。抑郁发作时则感到心情极度沮丧,平时很喜欢的事物现在不再感兴趣,可能体重减轻,思维缓慢,疲乏,难以集中精力,焦虑悲伤,往往想zisha。
心康医院小科普:
双相障碍对于广大公众而言是比较陌生的一种疾病,大众多听说过抑郁症,但是很少有人听说双相障碍或者躁郁症,了解这个疾病的人更少。当公众听说躁郁症这个名字的时候,大多会觉得是情绪化,抗压能力差,性格有缺陷。医学上,双相障碍被定义为重型精神疾病,有的时候会出现情绪失控导致的行为失控,或者出现幻觉和妄想,所以在公众看来,他们除了不解,还感到更多的恐惧,觉得没有理性,随时会失控,进而避之不及。双相情感障碍也叫“躁郁症”,是一种严重的、有生理基础的精神疾病。在有大约0.5%的人患有这种疾病。
双相是临床常见疾病,以高患病率、高率、高致残率、高率、高共病率而著称。有过多次和多地区对于双相患病率的调查,早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患病率偏低,21世纪以后,浙江、北京、上海、江西、河北等省份开展了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双相障碍与国内以前的资料相比,患病率有大幅增加。-双相障碍多开始于青少年晚期,贯穿成人期,有一半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爆发于25岁以前。
双相的临床诊断标准,国内一般依据CCMD-3(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临床诊断主要依据4个方面:症状、严重程度、病程和排除其他疾病。与国际诊断标准不同的是,CCMD-3单独列出了单相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并包含了性躁狂。此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终生zisha的风险至少是普通人的15倍。不过,在临床上,已经很少使用单相躁狂或性躁狂这个诊断,通常将躁狂病例归入双相障碍中。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