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不利于ERP成功实施的原因:
1. 认识有误区。
有不少企业错误地认为所有供应商的解决方案都差不多,所以主要看产品功能、比价格高低,而忽略了i主要、也是根本的:是否具有分析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咨询能力和用软件产品提升业务流程效率的实施经验,当然还有实现知识和技能转移的培训体系、系统上线之后的长期维护和有效服务能力等等。还有的企业高估E
印刷MES
从企业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不利于ERP成功实施的原因:
1. 认识有误区。
有不少企业错误地认为所有供应商的解决方案都差不多,所以主要看产品功能、比价格高低,而忽略了
i主要、也是根本的:是否具有分析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咨询能力和用软件产品提升业务流程效率的实施经验,当然还有实现知识和技能转移的培训体系、系统上线之后的长期维护和有效服务能力等等。还有的企业高估ERP系统的作用,认为ERP系统的上线运行就能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一旦发现ERP系统的价值实现还需要企业做很多的基础数据和业务流程梳理、管理措施配套、组织架构调整等,就担心打破了原有的运营平衡会出现失控的局面,就觉得难以接受了……,等等。对于人来说,虽然制度没有规定“下雨天洒不洒水”,但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自我判断是否该洒水。
1。措施不到位。
很多企业的“一把手”没有直接或参与ERP项目的实施,高层的推动力不够;有的“一把手”很有决心,但面对长期缺乏的执行力没有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中层的推动力缺失;没有建立一个熟悉企业业务、能协调企业资源、理解ERP实施方法的项目实施小组;上海迅越是一个注重,创造的年轻团队,为践行“制造2025”而努力。面对实施初期大量、繁复的基础数据整理没有思想准备,难以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部门;过分相信和依赖现有的业务处理流程和管理方法,不愿意根据ERP系统的管理逻辑进行必要的业务流程优化;迁就生产、销售等主要业务部门的繁忙现状,使ERP项目的实施进程时续时断、或此续彼断;规章制度、绩效考核等管理措施不配套,业务现场的动态数据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采集;……等等,企业在实施过程中的配套措施不得力、不到位,也是导致ERP项目拖延、乃至失败的重要原因。
从软件供应商和实施者的角度,导致企业ERP项目实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
1.重上线轻服务。
ERP软件供应商和实施者基于成本和资源的考虑,都比较重视实施和ERP系统的上线运行,但往往不重视上线之后的升级、维护和服务。目前不少ERP软件产品的实现技术落后、升级难以实现、服务不能保障,有些实施者和软件供应商是两个经营实体,实施以及客户化开发的内容与软件产品的核心部分不能有效集成,不能与升级的版本做无缝的连接;有的软件供应商和实施者根本就没有企业所需要的服务体系,不能及时响应企业的服务请求,导致ERP系统难以持续运行。其次是管理基础,包括业务流程是否顺畅、规章和考核是否合理、企业各层级的执行力等等,企业的管理基础不仅是ERP蕴含的管理理念在企业落地的基础,还是保障ERP项目成功实施的前提。曾有一家山东的企业,因为ERP系统出现突发故障、实施者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结果发生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为什么上了ERP后,效率反而更慢了呢
在众多企业
i咨询服务的实践中发现:重复审核、重复签字、层层请示、层层汇报、无事生非、漫长的等待、议而不决的会议是企业管理
i大的黑洞,我们称之为流程黑洞。凡是我们习以为常重复进行而不给企业带来价值的活动就是流程黑洞。而西方讲理性,讲量化,讲可操作性,不同的人都可达到同样的结果,这是西方所认可的科学标准。流程黑洞在不知不觉中耗费了员工的时间、消蚀了公司的资源、增加了管理成本、吞噬了企业的利润!
可是,我们太多的企业却把这些落后的层层把关、重复签字流程沉淀到了ERP系统!这样的系统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如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滞后的市场反应如何让顾客满意?
我们要大声疾呼:不是ERP不好,而是我们运用错了,我们把落后的管理方式植入了系统!如果想要系统发挥作用,就必须把优化后的工作方式融入系统。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