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硬核研发实力和工艺技术,紧抓光伏发电行业高景气市场机遇
近二十年以来,国内光伏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低谷、回暖、发展等阶段,作为我国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光伏行业长期发展趋势并未改变,光伏产业链公司呈现投资扩产趋势。
其中,作为新能源产业链重要的环节---光伏组件制造商的零部件提供商苏州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
光伏聂瓦
汇聚硬核研发实力和工艺技术,紧抓光伏发电行业高景气市场机遇
近二十年以来,国内光伏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低谷、回暖、发展等阶段,作为我国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光伏行业长期发展趋势并未改变,光伏产业链公司呈现投资扩产趋势。
其中,作为新能源产业链重要的环节---光伏组件制造商的零部件提供商苏州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深耕光伏组件板级电气保护和连接领域,依靠的产品设计研发、过硬的产量、不断迭代的工艺技术,以及响应客户需求等竞争力,近年来业绩实现持续增长,在IPO进程的推进下或将进入业绩爆发期。
技术:工艺流程精密,“”地位叠加广阔空间
专注于新能源行业太阳能光伏组件及光伏电站的电气保护和连接领域,主要从事光伏接线盒和光伏连接器等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由于光伏接线盒和光伏连接器长期暴露在紫外线、高温、高压等环境下,对防水、抗老化、抗高温等性能要求极高,对生产企业的技术要求高。目前,主要由MC公司、安费诺等厂商占据主导地位,国内正逐步缩小与其差距。
就光伏接线盒产品来看,它是由盒体、连接器和线缆组成。在正常情况下,光伏接线盒起到电池板电气旁路连接功能,电池板产生的电流通过导电体、线缆、连接器传输完成。
但在电池板发生热斑效应时,比如灰尘、鸟粪、乌云等局部遮挡电池板,接线盒中与电池板并联的旁路保护电路(设计为一组单向导通二极管及传输电路)将立即启动,那么电流将绕开受热斑影响的电池片而从旁路保护电路中通过进行传递。这一功能设计大大降低了电池片发热烧毁甚至引起火灾的风险,起到保护光伏电站稳定安全运行的作用,被认为是光伏组件发电输电的“调控”。
为了确保光伏组件在风沙、雨、雪、高温高湿度等各种恶劣环境下长期正常、稳定运转,接线盒和连接器均需具有长期耐候性和良好的密封性,以及大电流电压承载能力,并具备较强的抗风压、抗震等机械性能。
光伏排产更新,行业量利并近即将加速!
光伏排产更新:硅料有序释放,组件排产微增,行业量利并近即将加速!
近日部分投资人关注行业节后排产波动,对此我们更新如下,供各位领导参考:
1、硅料环节,4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5.80万吨,环比增加6.2%,增量主要集中在永祥股份、协鑫科技、新疆大全等企业的扩产释放量;同期国内进口量预计在0.6万吨,4月份国内硅料总供应量约6.4万吨。当前,国内在产多晶硅企业基本均维持正常运行,个别企业小型维护,对产出影响较小,预计环比增量约6%,供应量达到6.8万吨左右,6月环比增速预计进一步提升。
2、硅片环节,4月末两家企业开工率分别维持在75%和80%,一体化企业开工率维持在90%-之间,其余企业开工率维持在80%。近期企业开工率小幅提升至80%以上,京运通、高景、双良等化硅片企业产能陆续爬坡,预计5月硅片产出由4月的24GW左右,提升至25-26GW。
3、电池组件环节,4月电池环节大尺寸产能尽可能满产, 5月技改产线及新产能投产爬坡持续,同样锚定大尺寸产能满产的目标。组件环节5月外部环境复杂,包括辅材涨价及运输受阻,不过企业订单良好,主要企业排产小幅增长,前10家组件企业月产出有望由4月的18GW提升至19GW。
5、辅材环节,胶膜环节3月下旬以来连续3次涨价,五一假期后部分企业寻求再次涨价,近期欲进一步涨价的订单出现小幅砍单,此为组件企业短期压价策略,组件自身使用库存短期排产维持微增。光伏玻璃产销良好,库存水平维持7-10天,印证组件排产仍维持良好。
6、我们重申当前光伏板块即将逐步进入量利向上的加速兑现期。供给端硅料有序释放,Q2-Q4产量逐季向上,支撑行业放量;需求端呈现遍地开花特征,海外欧洲、巴西等延续超预期表现,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有所改善,国内分布式高增趋势不变,地面电站逐步启动。此外,电池新技术加码,超额盈利亦值得期待。继续强烈看多!
光伏板一平米能装多少瓦
根据厂家的工艺能力,国内厂家每平方米太阳能电池板的供电功率约为150瓦-200瓦,而日本厂家每平方米太阳能电池板的供电功率平均为240瓦-250瓦。
数据扩展
光伏板就是太阳能板。
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通过光电效应或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将太阳辐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大多数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然而,由于制造成本高,它在广泛使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与普通电池和可循环充电电池相比,太阳能电池是更加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太阳能发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光热电转换,另一种是光热电直接转换。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