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弯曲金属导管基本型采用双扣螺旋结构、内层静电喷涂技术,防水型和阻燃型在基本型的基础上包覆防水、阻燃护套。使用时徒手施以适当的
基础工程导管
可弯曲金属导管基本型采用双扣螺旋结构、内层静电喷涂技术,防水型和阻燃型在基本型的基础上包覆防水、阻燃护套。使用时徒手施以适当的力即可将可弯曲金属导管弯曲到需要的程度,连接附件使用简单工具即可将导管等连接可靠。
1)明配的可弯曲金属导管固间距应均匀,管卡于设备、器具、弯头中点、管端等边缘的距离应小于0.3m;
2)暗配的可弯曲金属导管,应敷设在两层钢筋之间,并与钢筋绑扎牢固。管子绑扎点间距不宜大于0.5m,绑扎点距盒(箱)不应大于0.3m。
特殊情况下灌灰导管堵塞的处理方法
施工中若灌注的混凝土面达到整桩的中间部位且距地面尚有7m以上时,发现无法继续灌注混凝土。此时开挖、抽水等办法又行不通,为了拯救此桩,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可做如下处理;
若水下混凝土未初凝,可抓紧时间把导管内混凝土清除,以快的速度将导管处理好,及时插入已灌注的水下混凝土内,然后将导管中的水和沉淀物用吸泥和抽水的方法吸出。如果是重下的新管,必须用潜水泵将管内的水抽干,才可继续灌注混凝土。为了防止抽水后导管外的泥水穿透原灌混凝土从导管底口翻入,导管插入混凝土内应有足够的深度,一般要求大于200cm,由于潜水泵不可能将导管内的水全部抽干,需灌的混凝土配合比应增加水泥量,提高稠度后灌入导管内,灌入前将导管进行小幅度的抖动或挂振捣器予以振捣片刻,使原混凝土损失的流动性得以弥补。以后灌注的混凝土可恢复正常配合比(大湾中桥2~3#桩基就采取了此种处理方法)。

\
导管顶部应设置漏斗,其上设溜槽、储料斗和工作平台。储料斗和漏斗高度除应满足导管拆卸等操作需要外,并应在灌注到后阶段时,不致影响导管内混凝土柱的灌注高度。
在钻孔桩桩顶钻孔中水面时,漏斗底口应比水面至少高出4~6m。在钻孔桩桩顶高于钻孔中水面时,漏斗底口应比桩顶至少高出4~6m。当计算值大于上述规定时,应采用计算值。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