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千分尺进行修理
外观修理首先用120#气油对油污、灰尘较多,腐蚀严重的千分尺进行清洗,清洗时要将测力装置向上,避免污物随气油流入测微螺杆。清洗干净后,再仔细检查千分尺及为其校对用的量杆的外观,有没有碰伤、锈蚀、带磁等缺陷,特别要注意测微螺杆测量面的边缘处,有碰伤时可以使用油石进行修磨。
各部分相互作用的修理对修理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移动不平稳有卡住现象时,导致
数显内测千分尺
如何对千分尺进行修理
外观修理首先用120#气油对油污、灰尘较多,腐蚀严重的千分尺进行清洗,清洗时要将测力装置向上,避免污物随气油流入测微螺杆。清洗干净后,再仔细检查千分尺及为其校对用的量杆的外观,有没有碰伤、锈蚀、带磁等缺陷,特别要注意测微螺杆测量面的边缘处,有碰伤时可以使用油石进行修磨。
各部分相互作用的修理对修理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移动不平稳有卡住现象时,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是由于长期不使用,保管不善,螺杆锈死在孔中,测微螺杆受撞击导致的弯曲等原因共同作用造成的。
用螺纹测量长度的尝试
人类较早使用螺纹原理进行测量物体的长度是在17世纪得以实现。1638 年,英国约克郡的天文学家W. Gascogine应用螺纹原理测量星星的距离。在之后的1693年,他又发明了一个叫做“卡钳千分尺”的测量尺。
这是一个螺纹轴一端连着旋转手轮,另一端连着可移动量爪的测量系统。测量读数可以通过计数带有读数刻盘的手轮的旋转来获得。读数刻盘的一周被分成10 等分,通过移动量爪来测量距离,实现了人类用螺纹测量长度的尝试。
螺旋测微器也叫千分尺,是一种精密量具。千分尺也称螺旋测微器。今天,我们仍然利用这一典型特征制造外径千分尺。千分尺引入机械世界开始于两个美国工程师Joseph R. Brown 和Lucian Sharpe 在1867 年对巴黎展览会的访问,他们的注意力被Palmer 的发明所吸引,并非常感兴趣。在对Palmer 的设计加以改进之后产品被大批量制造,并由这两位合伙人在市场上成功的推广。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