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极距(τ)机绕组每个线圈两元件边之间所跨占到的铁心槽数叫做节距,也称跨距。当线圈元件节距等于极距对称为全距绕组,y=τ;线圈元件节距小于极距时则称短距绕组,y<τ;而当线圈元件节距大于极距时则称长距绕组y>τ。由于短距绕组具有端部较短电磁线用料省和功率因数较高等许多优点,因而在应用较多的双层叠绕组中无一例外的都采用短距绕组。
东元电机绕组的极距是指每磁极所占铁心圆周表
东元变频电机工厂
2、极距(τ)机绕组每个线圈两元件边之间所跨占到的铁心槽数叫做节距,也称跨距。当线圈元件节距等于极距对称为全距绕组,y=τ;线圈元件节距小于极距时则称短距绕组,y<τ;而当线圈元件节距大于极距时则称长距绕组y>τ。由于短距绕组具有端部较短电磁线用料省和功率因数较高等许多优点,因而在应用较多的双层叠绕组中无一例外的都采用短距绕组。
东元电机

绕组的极距是指每磁极所占铁心圆周表面的距离。一般常指电机铁心相邻两磁极中心所跨占的槽距,定子铁心以内圆气隙表面的槽距计算;转子则以铁心外圆气隙表面的槽距来计算。通常极距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长度表示;另一种则以槽数表示,习惯上以槽数表示的较多,一般极距用τ=Z1/2p。
三、主绝缘须采用无气隙绝缘。 变频电机绝缘结构中的气隙,是产生电晕的主要因素。为保证电机整体绝缘结构中不含空气隙,根据GB/TZ1707一2008《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绝缘规范》的规定,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用的浸渍漆必须是不F级无溶剂漆,且挥发份小于10%,并采用VPI工艺。该工艺还以提高绝缘结构整体机械强度。
四、做好变频器、电缆和电机之间的匹配工作,限制电机与电源之间电缆的长度。
由于电源线阻抗的不匹配,随着变频器到电机之间电缆长度增加,电机端的过电压幅值随之增加,这易于引起局部放电。为此,应根据具体的变频电源特性和实际需要,尽可能缩短其联结电缆的长度,以减小电机端的过电压幅值和局部放电量,延长电机寿命。
变频电机电源线一般使用电缆,也叫对称导体变频电缆,是3P+3N/E系列,即本来的3+1中的1分成3根。
1 电机定子绕组的修理
1.1电机定子绕组的绕制要求
绕组是电机主要的部件之一,也是能量转换的关键部分。它由许多线圈联接而成,所有绕制好的线圈均放在定子铁芯槽里,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串联或并联起来,成为电机绕组。绕组设计的合理与否,将影响电动机的转矩、转速、损耗、效率和温升,因此,对电机绕组提出下列要求:①各相绕组的电势和磁势要对称,电阻和电抗要平衡,即三个相的绕组结构完全相同;②缩短连接部分,节省用铜,减少绕组短路损耗;③绕组散热要好,绝缘和机械强度要可靠;④绕组结构的施工工艺性好。
1.2电机绕组的几个重要参数
1.2.1极距。沿着电机定子铁芯内圆每个磁极所占有的范围叫极距。
1.2.2节距。一个绕组元件的两个有效边之间所跨的槽数叫做节距。
1.2.3电角度。电角度=极对数×360°。
1.2.4每极每相槽数。每相绕组在每个磁极下所占到的槽数。
1.3电机绕组的种类
1.3.1三相定子绕组的构成原则:
三相定子绕组中每相线圈数相等,布置情况相同,相与相之间在槽内间隔120°电角度,符合这两个原则,即构成三相对称绕组,只有在三相对称绕组中才能感应产生平衡的三相电动势。
1.3.2三相定子绕组的种类有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
单层绕组槽内没有层间绝缘问题,因此不会在槽内发生层间及相间绝缘击穿故障。绕线和嵌线都比较方便;缺点是短距线圈的选用受到限制,电磁波形不够理想,所以一般用于小功率电机,它的线圈都是用圆电磁线绕成多匝的散嵌线圈。双层绕组的优点是可以任意选用合适的短距线圈,电动机的技术指标比单层绕组要好,一般用于大中型电动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