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思路、目标及布局
(一)战略定位
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加快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升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实现与制造业及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以郑州为,加快建设连接世界、辐射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内陆型国际物流中心,带动全省发展成为业态、结构优化、
物流公司
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思路、目标及布局
(一)战略定位
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加快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升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实现与制造业及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以郑州为,加快建设连接世界、辐射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内陆型国际物流中心,带动全省发展成为业态、结构优化、辐射区域广、竞争能力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高地。加快推进具有现代零售商业特征的大型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等销售终端市场有序发展,形成功能完善的城市零售商业网点体系。
(二)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及其他产业联动发展,增强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服务作用,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以“1+10”为重要抓手,以“三联互动”为主线,全力推进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重点抓好行业物流发展,加快传统物流改造与业态提升,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培育壮大物流企业,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逐步提升郑州在物流格局中的枢纽功能和地位,为中原崛起提供坚实的物流体系保障。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突出一个中心。把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作为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取得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战略重点,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确保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在未来3~5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从近期看,郑州在国际物流、区域分拨和本地配送三个层面上均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从远期看,随着我国在国际产业体系中地位的逐步提升,郑州有机会成为我国中高端工业的供应链管理中心和进口消费品分拨中心之一。
1、近期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机遇。郑州可与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等沿海港口加强合作,深入推进跨区域通关,可以成为中西部地区通过沿海港口开展对外贸易的“无水港”;依托新欧亚大陆桥、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铁路一类口岸,通过大力开辟铁路国际集装箱线路,可成为中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向中亚、俄罗斯、欧洲进出口的“东方陆港”;依托优越的区位和完善的交通网络,郑州有可能成为钢材、汽车、纺织服装、食品、黑白家电、机械装备等产品的区域分拨中心。二是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建成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新107国道及机场至310国道路。
2、远期成为供应链管理中心的机遇。2030年,我国经济总量和制造业总产值有望成为第,一资源禀赋和产业转移将使中西部地区成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并辐射国际市场。同时,我国制造业的高端化必然导,致大量低端消费品的海外生产,使郑州有机会成为服务于中高端工业的供应链管理中心之一。与武汉、重庆等城市相比,目前郑州进出口总量小,经济对外依存度低,但未来受产业转移、外商投资等因素影响,预计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速有可能保持在17%以上。
(一)目标导向原则
以顾客满意为企业经营的目标,要求企业物流资源整合必须紧扣顾客需求主题进行,强调以顾客为导向。以顾客为导向必须使企业各级人员都明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理由是为顾客提供价值。顾客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企业必须善待顾客。必须创建并维护良好的顾客关系。物流园区建设推进,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物流集聚效应显着增强,到2015年形成8~10个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大型物流园区。将客户关系管理作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努力培养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这是企业物流资源整合得以成功的重要前提。
(二)知识化战略管理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必须提高其运用物流知识进行战略管理的能力。因为企业要想取得竞争的优势,只有靠不断的,而的源泉主要是企业拥有的知识及其对知识管理运用的能力。因此,企业要想整合物流资源,再造物流流程,必须开展全方位的基于物流知识的战略管理,加大企业的广度和深度,真正形成以知识化战略管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能力。中西部地区货运量年均增长率将达5%以上,高于东部地区的3%~4%。这是企业物流资源整合能否成功的关键。
(三)系统整体优化原则
这一原则就是: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要以实现企业物流系统的整体为目标,而不是系统内部的要素目标。因此,在实施这一原则并对企业物流资源进行整合时,需要确定一个系统边界,以便于其整合运作的开展。更好以包含其上下游企业和内部所有物流资源的供应链物流系统,作为其系统边界。支持物流园区开发运营商与港口运营商建立战略合作,交叉投资,共建信息平台,实现双赢互动发展。
(四)规范化运作原则
这一原则指的是企业应按现代物流的要求,对物流整合的具体运作和物流作业流程再造进行规范,并确立科学合理的物流业绩评价标准,并依此进行物流具体的运作组织和管理,以降低物流资源整合成本及损失,提高企业物流资源整合质量。现代物流需要对其所有的系统要素,围绕物流成本和物流客户服务之间的平衡进行系统优化。要想实现这一平衡,物流资源整合必须有完善的流程、作业规范体系和制度体系,这也是进行物流资源整合绩效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初步建成覆盖中西部的内陆“无水港”、辐射中亚欧洲的“东方陆港”,国际航空货运中心和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分拨中心、辐射中原城市群的本地配送中心地位初步确立。
物流信息化
● 促使物流成本的降低
无论是企业物流还是物流企业,如何对自身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如何实施管理和决策,以期用很小的成本带来很大的效益,是其所面临的更重要问题之一。与其他系统不同,物流系统中,大量的信息不仅随时间波动,而且还依赖于气象和经济条件,是不稳定的。
因此,物流管理和决策作业与活动,需要实时地分析各种条件,并在更短时间内,给出更佳实施方案。诸如配舱、装箱、运输资源的使用、运输路线的选择、工作计划的拟订、人员的安排、库存数量的决策、需求和成本的预测、系统的控制等等,都需要优化或智能规划。以郑州为,加快建设连接世界、辐射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内陆型国际物流中心,带动全省发展成为业态、结构优化、辐射区域广、竞争能力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高地。
而 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自觉运用智能规划理论和方法,实现管理和决策的更优化、智能化,可以更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以更小的消耗,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据 资料介绍,2006年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GDP的18.3%,以我国2006年的GDP计算,2006年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为3.8万亿元,如果 我国物流费用降低1%,每年将节约383亿元,因此这方面的空间和潜力是巨大的。通过与武汉、重庆及西安等中西部主要城市对比,郑州在发展中转型物流指标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有机会成为中西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