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砂的制备
覆膜砂的制备
1.覆膜砂组成
一般由耐火材料、粘结剂、固化剂、润滑剂及添加剂组成。
(1)耐火材料是构成覆膜砂的主体。对耐火材料的要求是:耐火度高、挥发物少、颗粒较圆整、坚实等。一般选用擦洗硅砂。对硅砂的要求是:SiO2含量高(铸铁及非铁合金铸件要求大于90%,铸钢件要求大于);含泥量不大于0.3%(为擦洗砂)--[水洗砂含泥量规定小于
覆膜砂铸造公司
覆膜砂的制备
覆膜砂的制备
1.覆膜砂组成
一般由耐火材料、粘结剂、固化剂、润滑剂及添加剂组成。
(1)耐火材料是构成覆膜砂的主体。对耐火材料的要求是:耐火度高、挥发物少、颗粒较圆整、坚实等。一般选用擦洗硅砂。对硅砂的要求是:SiO2含量高(铸铁及非铁合金铸件要求大于90%,铸钢件要求大于);含泥量不大于0.3%(为擦洗砂)--[水洗砂含泥量规定小于;粒度①分布在相邻3~5个筛号上;粒形圆整,角形因素应不大于1.3;酸耗值不小于5ml。
(2)粘结剂普遍采用酚醛树脂。
(3)固化剂通常采用;润滑剂一般采用硬脂酸钙,其作用是防止覆膜砂结块,增加流动性。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覆膜砂的性能。
(4)覆膜砂的基本配比 成分 配比(质量分数,%) 说明: 原砂 100 擦洗砂, 酚醛树脂 1.0~3.0 占原砂重 ,(水溶液2) 10~15 占树脂重,硬脂酸钙 5~7 占树脂重,添加剂 0.1~0.5 占原砂重 。1:2) 10~15 占树脂重,硬脂酸钙 5~7 占树脂重,添加剂 0.1~0.5 占原砂重 。
怎样防止消失模铸钢件增碳
怎样防止消失模铸钢件增碳
一、增碳的现象及机理
铸钢表面增碳的形式表现在几个方面:表面增碳、体积增碳、局部增碳和表面脱碳。
表面增碳:在钢液充型过程中,钢液前沿与固态模样之间的气隙内有大量的氢存在。说明有固相碳生成。气体产物可在负压作用下渗入涂层而排出铸型。但固相碳被吸附于涂层壁铸件的表面,造成铸件表面增碳。另外,、苯蒸汽在负压作用下排出时,冷凝在涂层及周围的砂子中。吸附在涂料层的液态物质,在钢液凝固、铸件冷却过程中继续受到分解,也会造成铸件增碳。对于不同的铸钢件,增碳层的0. 1~0. 3mm,增碳量为0. 01%。
体积增碳:在浇注过程中,钢液前沿和模样之间的动态间隙内存在很大的热量梯度(从室温到1550℃左右),间隙内的热量从钢液前沿转移到模样分解主要靠热辐射完成。靠近钢液前沿出温度高,接近钢液温度,该处碳的生成量大,所以充型过程该处钢液液面增碳所需动力学热力学条件都很充分,此时容易形成铸件体积增碳。体积增碳与表面增碳相比是次要的。
局部增碳:当钢液引入铸型的方法不当时,浇注过程中液态产物被卷入钢液内部,进而分解为固相碳和气体,气体若未能溢出钢液留在内部即导致气孔产生:固相碳直接为钢液所吸收,从而造成铸件局部含碳量提高,形成铸件局部增碳。
表面脱碳:消失模铸造采用干砂造型,铸件冷速较慢,凝固后的铸件表面含碳量会继续发生变化,冷却过程中不表面增碳,还有表面脱碳。表面脱碳在较高温度下即行终止,而脱碳主要是在铸件冷却过程中形成。在机理上,脱碳是氧化反应,主要是基体铁的氧化和碳的氧化。
在实际过程中,铸件增碳以何种形式产生,主要取决于在钢液的急热冲击作用下、模样的热分解状态及其产物与金属液的作用以何种方式进行。
造成铸铁平台锈蚀的原因及防范方法
铸铁平台表面加工时零部件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切削液等加工介质和清洗,防锈材料达不到工艺技术要求,或使用不正确,都会引起金属锈蚀。另外,如果上述材料已过保质期,本身氧化变质,其油脂中含有低分子酸也易引起金属的锈蚀。
检验平板、铸铁平台:怕酸性物质与潮湿空气的侵蚀,就是用赤手接触金属面,或在金属表面留下汗水。这样都会引起铸铁平板生锈.空气湿度较大的雨季,更是容易生锈,水蒸汽在金属表面凝结成水滴引起锈蚀.维修车间大气环境中存在大量侵蚀性物质,加速了金属锈蚀. 杂质和尘埃的存在,空气中的灰尘,铁屑,砂石等杂质,大多具有吸湿性,一旦落到铸铁平板表面上就会成为结晶中心。空气中的水分子在此凝结,使落上灰尘的金属表面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容易产生斑点锈蚀.此处,灰尘等还具有吸附其他锈蚀剂的特性,因此,大气中及氯化物等酸性气体都会加速设备及划线平板(铸铁平台)的锈蚀。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