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叶面肥喷施技术
蔬菜喷施叶面肥,既省肥、,又增产增收。但叶面肥喷施要掌握好喷施技术和喷施时间,肥性的选择要因菜而异,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白菜、芹菜、菠菜等叶菜类此类蔬菜喷施应以尿素、硫酸铵为主。喷施浓度尿素应控制在2%之内,硫酸铵控制在1.5%之内,一般间隔10天喷施1次,喷施时若加对500倍的食用醋,其效果更加显著。
2、番茄、辣椒、茄子及各种瓜
玉米叶面肥
蔬菜叶面肥喷施技术
蔬菜喷施叶面肥,既省肥、,又增产增收。但叶面肥喷施要掌握好喷施技术和喷施时间,肥性的选择要因菜而异,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白菜、芹菜、菠菜等叶菜类此类蔬菜喷施应以尿素、硫酸铵为主。喷施浓度尿素应控制在2%之内,硫酸铵控制在1.5%之内,一般间隔10天喷施1次,喷施时若加对500倍的食用醋,其效果更加显著。
2、番茄、辣椒、茄子及各种瓜果等瓜果类蔬菜此类蔬菜对氮、磷、钾的需求较为平衡,应喷施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可将1%-2%的尿素混合0.3%-0.4%的磷酸二氢钾配成复合溶液喷施。一般在生长前期和后期各喷施1次即可。
3、大蒜、洋葱、萝卜等根茎类蔬菜此类蔬菜需磷、钾较多,叶面肥喷施可选用0.3%的磷酸二氢钾和10%的草木灰浸出液混合喷施,每菜季喷施3-4次。
蔬菜喷施叶面肥,应选择晴天的下午阳光不强或阴天时进行,每亩每次叶面肥喷施对好的肥液40千克左右,以把蔬菜叶面喷湿为限。在喷施叶面肥时,根据不同蔬菜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补施一定量的微肥,可起到增产增值的效果,但浓度切忌过高。磷肥和其他微量元素移动速度较慢,一般要喷施2~3次,每隔7~10天喷1次,才能有较好的效果。特别应注意,叶面肥喷施时酸性和碱性肥不能混用。

喷施叶面肥对大白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喷施叶面肥的大白菜较对照增产1.6万kg/hm2,按0.4元/kg,折合6 400元/hm2,扣除叶面肥成本90.0元/hm2,净增产值6310.0元/hm2,产投比为71:1。
喷施叶面肥大白菜球高为28.4cm,清水对照为24.1cm,增长4.3cm,增幅17.8%。叶面肥处理的大白菜净菜率较对照提高15.1个百分点,增幅20.6%。小区平均产量处理增产24.0kg,增幅为30.8%,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喷施叶面肥后,叶色较对照浓绿。株高较对照增长6.5cm,增幅17.9%;喷施叶面肥的大白菜开展度为78.2cmx60.6cm,对照为63.7cmx50.4cm,增幅为47.6%;叶面积增加236.9cm2,增幅为30.0%;根据研究测算,一般作物在叶面喷施硼肥,对硼的利用率是基施的8。外叶数多1.6片;球叶数多3.9片,增幅为21.2%;单株重较对照增加86.0g,增幅为21.8%,为增产打下了基础。
(1)大白菜喷施叶面肥,能改善植株性状,叶色浓绿,增强光合作用;调节植株对养分的吸收与转化,长势旺盛,增强抗病虫能力,提高商品性,终提高产量。
(2)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喷施叶面肥的较对照净增值6310.0元/hm2,产投比为71B1。值得推广。

核酸叶面肥对油麦菜产量的影响
核酸叶面肥喷施20 d后进行油麦菜的经济性状检测,分别测定叶片数和叶长,并于对照进行使用不同浓度核酸叶面肥处理后油麦菜的叶数(片)明显增加,其中50,75到100 ml/l分别平均较对照增加1片左右的叶片,75 ml/l的,这可能使油麦菜单株重增加。使用不同浓度核酸叶面肥处理后油麦菜的叶长明显增加,其中50,75到100ml/l分别平均较对照增长1-2 cm,且100 ml/l效果佳,这也可使油麦菜单株重增。叶面吸收的养分除满足自身生长需要外,还向根系输送,促进根系的生长。
核酸叶面肥喷施40 d后进行油麦菜的经济性状检测,分别测定叶片数和叶长,并于对照进行比较,使用不同浓度核酸叶面肥处理后油麦菜的产量有明显增加,其中从0,25,50,75,100到125 ml/l,油麦菜的产量呈现抛物线变化,以50 ml/l浓度的处理效果明显,其次是75 ml/l和100 ml/l浓度的处理,分别较对照提高34%,15%和13%。叶面肥投产比虽小,但净增值较高,属高投入高产出的一种新型叶面肥剂型,具有一定效益优势。
将核酸叶面肥配制成25、50、75、100、125ml/l的核酸叶面肥梯度溶液,于油麦菜7叶期喷施,48 h后分别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可以看出,核酸叶面肥的喷施对油麦菜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有影响,随着浓度的提高逐渐增大,但高浓度有所抑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值均出现在50 ml/l,但50-100 ml/效果差别不大。以清水处理E(CK)产量,这反映了当前茶园一般的生产能力,在各处理的基础上增产程度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B和C处理增产幅度更大,产量分别为48。因此,核酸叶面肥的喷施浓度为50-100 ml/l,喷施时间为7叶期。

复合叶面肥对各种棉有不同的效果吗?
喷施复合叶面肥对于所有参试品种均有一定的增产和提高纤维的效果,但抗虫彩色棉品种之间的效果差异十分显著。其中,浙绿-1和浙棕-4皮棉增产可达15%以上,而浙棕-2仅增产5%左右。田间植株生长情况观察结果表明,未喷复合叶面肥的对照区,浙棕-3和浙棕-4在中后期出现严重的早衰现象,并伴有严重的红叶茎枯病,而喷施复合叶面肥区的植株早衰现象明显改善,特别是喷施2~3次复合叶面肥区,植株长势、长相与对照差异较明显;浙棕-2因前期结铃较少,植株略显徒长晚熟,喷施复合叶面肥的效果相对较差。可见,叶面喷施氮肥对不同抗虫彩色棉品种的效果是不同的,喷施叶面氮肥应视田间植株生长情况而定。叶果比值要适中,不然养分就会被分散,果实含糖量会降低,影响果实的甜度。一般来讲,前期结铃较多、早发的抗虫彩色棉品种应增加复合叶面肥的用量,而晚发抗虫彩色棉品种则降低用量或不用。
棉花生长后期,其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功能明显减退,这时喷施复合叶面肥补充必要的营养,对于田间肥力较低或植株缺肥田块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如叶面喷施氮素营养,可使棉叶保持绿色,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强光合作用,并可防氮早衰,增强棉花后劲,增产潜力大。本试验结果表明,抗虫彩色棉品种中后期叶面喷肥后可延长叶片功能期,显著增加皮棉产量,并有效地提高纤维,是抗虫彩色棉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从经济效益来看,本试验采用浙江大学研制的复合叶面肥配方,按分析纯药品价格计,每升原液成本为10.54元,可喷1.3 hm2,每公顷每次喷肥成本仅8.11元。减轻对土壤的污染对土壤大量施用氮肥,容易造成地下水和蔬菜中的积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即使不考虑纤维的改善效果,喷施该复合叶面肥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