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设立一个在主要执行人员领导下的控制会,以使在规定时间内的计画程式能有效地实行对人员在ISO9000和其实施方法等的多方面的工作能力的培训。调查现行的质量控制体系识别缺陷的能力或质量全过程与ISO9000标准要求比较後的偏差。提出规范活动的鉴定要求并系统地阐述对计画中各工作要素的解释;对不同部门和人员责任的规定;预计活动完成的时间。重“数量”不重“质量”,只要花钱,就能“”!企业
汽车质量管理认证价格
标题
设立一个在主要执行人员领导下的控制会,以使在规定时间内的计画程式能有效地实行对人员在ISO9000和其实施方法等的多方面的工作能力的培训。调查现行的质量控制体系识别缺陷的能力或质量全过程与ISO9000标准要求比较後的偏差。提出规范活动的鉴定要求并系统地阐述对计画中各工作要素的解释;对不同部门和人员责任的规定;预计活动完成的时间。

重“数量”不重“质量”,只要花钱,就能“”!企业应该是先做强(质),然后再考虑是否做大(量)。例如,是钢铁大国(量),但不是钢铁强国(质);是汽车大国(量),但不是汽车强国(质);是“贴牌大国”(量),但不是强国(质)——这才是“质量”的内涵:先求质,再求量。但为什么要本末倒置呢?到底是谁带头拼单量误导企业重“数量”不重“质量”的?

但现实情况如何呢?的ISO认证变成了只做一件事:填虚记录、补虚记录!认证机构审核时,偏偏把记录当“宝贝”、当目的!明明是、明明是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却大加赞许。对企业是否运行了的“动作”和“质量”似乎并不关心。(不管真假、也不管是否有价值有意义)只要有记录就一切OK;导致填补虚“记录”成了ISO9001的目的,也导致了ISO9001在的过于形式化,既不“符合”标准的初宗,也无法给企业带来“效果”和帮助!——企业都把认证审核员尊成为“老师”。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所做的所说的,都是对的。然而,如此“形式主义”、如此“造假”,ISO认证行业正义何在?公平何在?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质量缺失、信誉缺失、道德缺失、良心缺失等恶劣影响,真的是触目惊心呀!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