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脱敏泄露类型
隐私数据泄露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根据不同的类型,通常可以采用不同的隐私数据泄露风险模型来衡量防止隐私数据泄露的风险,以及对应不同的数据脱敏算法对数据进行脱敏。一般来说,隐私数据泄露类型包括:
个人标识泄露。当数据使用人员通过任何方式确认数据表中某条数据属于某个人时,称为个人标识泄露。个人标识泄露为严重,因为一旦发生个人标识泄露,数据
医院水印数据库一体机
数据库脱敏泄露类型
隐私数据泄露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根据不同的类型,通常可以采用不同的隐私数据泄露风险模型来衡量防止隐私数据泄露的风险,以及对应不同的数据脱敏算法对数据进行脱敏。一般来说,隐私数据泄露类型包括:
个人标识泄露。当数据使用人员通过任何方式确认数据表中某条数据属于某个人时,称为个人标识泄露。个人标识泄露为严重,因为一旦发生个人标识泄露,数据使用人员就可以得到具体个人的敏感信息。
属性泄露,当数据使用人员根据其访问的数据表了解到某个人新的属性信息时,称为属性泄露。个人标识泄露肯定会导致属性泄露,但属性泄露也有可能单独发生。成员关系泄露。当数据使用人员可以确认某个人的数据存在于数据表中时,称为成员关系泄露。成员关系泄露相对风险较小,个人标识泄露与属性泄露肯定意味着成员关系泄露,但成员关系泄露也有可能单独发生。
数据库脱敏从部署方式来看
串联接入到数据库服务器的前端和以插件的方式安装于数据库服务器当中,是数据库脱敏系统发挥自身作用的较大前提。但串联接入和以插件的方式安装在服务器系统中,都会改变数据库服务器所处的网络环境,参与数据交互的过程,一旦串联“节点”或者插件出现故障,会对数据库产生未知的影响,轻者业务中断,重者数据丢失、损坏。
动态数据库脱敏实现机制
用户的数据请求被代理实时在线拦截并经脱敏后返回,此过程对于用户及应用程序完全透明。这种机制的脱敏判断是在数据容器外实现,因而能够适用于非关系型数据库,如大数据环境。脱敏代理部署在数据容器的出口处以网关方式运行,检测并处理所有用户与服务器间的数据请求及响应。它的好处是,无需对数据存储方式及应用程序代码做出任何更改。代理实现数据脱敏的具体方法是查询语句或响应语句替换。代理能自动识别目标为敏感数据的查询语句,并将语句改写为不包含敏感字段,或对敏感字段进行变换处理的查询语句。查询结果返回代理时,会被重新计算、修改并包装为与原请求一致的格式交付用户,从而完成一次敏感信息的查询过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