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虞城县地龙养殖合作社
4、密度控制蚯蚓养殖的密度,以每平方米2.8~3.1公斤或每平方米2万条为宜,在此范围内,投种少、产量高。前期幼蚓养殖密度可稍大于每平米3万条或每平方米2.5公斤;后期幼蚓至成蚓养殖密度可逐渐降至每平方米2万条左右。进行密度控制应与轮换更新结合起来,将种蚓床、孵化床、前期幼蚓床、后期幼蚓床按1∶1∶2:4的面积比建造,结合
人工蚯蚓养殖场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虞城县地龙养殖合作社
4、密度控制
蚯蚓养殖的密度,以每平方米2.8~3.1公斤或每平方米2万条为宜,在此范围内,投种少、产量高。前期幼蚓养殖密度可稍大于每平米3万条或每平方米2.5公斤;后期幼蚓至成蚓养殖密度可逐渐降至每平方米2万条左右。进行密度控制应与轮换更新结合起来,将种蚓床、孵化床、前期幼蚓床、后期幼蚓床按1∶1∶2:4的面积比建造,结合扩床养殖,即可达到控制密度的要求。

二、饵料投放!
蚯蚓的饮食可能是不需要操心的环节了,它的食物就来源于生活的土壤。我们可以不定期的往里面添加一些腐烂物,又或者是堆肥谷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方便吸收食物要搅碎发酵才好,充分里面的微生物。
三、环境调节!
环境方面蚯蚓的要求就比较严格了,首先养殖箱里面要保证温暖湿润还有透着一丝丝的阴凉。所以我们就必须要用到遮阳板了,大部分时间里遮阳板都是要盖起来的,一般露出三个小时为适中。后我们要保证土壤的湿润,在翻动时不能感受到很明显的阻碍!同时蚯蚓的理想温度是20-30度,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器材来调节!

适宜的空气温度与水分
蚯蚓是一种喜湿怕涝的生物,生活环境过于干燥会导致蚯蚓出现大量的,而过于潮湿蚯蚓会出现窜窝、逃跑的现象。所以,适宜的湿度是非常关键的,养殖蚯蚓,空气湿度需保证在75%左右,蚓床是土壤的湿度要保持在30%左右。如果是进行大棚养殖,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蚓床之间,需要挖出排水沟,可以有效的降低蚓床湿度,也能避免蚯蚓逃跑。
多年生饲料作物如聚合草等的利用期为4.5年,其生长期在4-10月,正好与蚯蚓的生长期和活动期一致。这些饲草生长旺盛,遮阴效果好,为蚯蚓提供阴暗、温暖的环境,枯枝落叶也是蚯蚓的好饲料。养殖时选择地势较平的田块,每隔10行开1条和排水沟,在行间开挖宽、深各45~-60厘米的沟槽,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上面覆盖10厘米厚的土,接入环毛蚓进行养殖。注意经常灌溉或排水,使土壤含水率保持在65%左右,收割草时要隔行进行,田块实行免耕,定期采收即可。松土,又能够给作物施肥。料作物不仅为蚯蚓遮光挡雨,而能以枯枝落时为斯补充问料。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