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技术在古代早有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在实践中就已经应用到了避雷针技术。
唐代的《炙毂子》一书中曾记载:汉朝时柏梁殿遭到火灾,有人建议将一块鱼尾形状的铜瓦放在屋顶,可以防止雷电所引起的天火。这里提到的屋顶设置的鱼尾形状的金属装饰,实际上就具有避雷的作用,可以认为是现代避雷针的雏形。
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在1688年所著的《新事》一书
避雷针加工
避雷针技术在古代早有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在实践中就已经应用到了避雷针技术。
唐代的《炙毂子》一书中曾记载:汉朝时柏梁殿遭到火灾,有人建议将一块鱼尾形状的铜瓦放在屋顶,可以防止雷电所引起的天火。这里提到的屋顶设置的鱼尾形状的金属装饰,实际上就具有避雷的作用,可以认为是现代避雷针的雏形。
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在1688年所著的《新事》一书中记载:屋脊头尾两端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结一根细小的铁丝直通地下。


避雷针的适用范围
如独立避雷针适用于保护较低矮的库房和厂房,特别适用于那些要求防雷导线与建筑物内各种金属及管线隔离的场合。4、其他因素影响
接闪器再好,如果不整体考虑其他因素是解决不了建筑物内部防雷问题的。
在建筑物顶部及其边缘处装设明装避雷带、网是为了保护建筑物的表层不被击坏。
屋顶上部的机电设备和出气管等可作为短针、避雷带或避雷网接闪器。
夏季,常会遇到雷雨天气,你就能看到电闪雷鸣的景象。天空中,为什么会出现打雷和闪电呢这实际上是云层之间,或者云层与大地之间的空气被极高的电压击穿,发生强烈放电的现象。这种放电的能量很大,电压有几亿伏,电流高达几万安培,放电中心的温度也达几万摄氏度,雷电威力是很惊人的。如果这种放电发生在云层与高大建筑物之间的话就会损坏建筑物和引起火灾;假使有人正在放电区或靠近放电区时,就会被雷中。这是一种自然灾难,人们通常称之为雷击。许多高大建筑物上安装了避雷针,就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遭雷击。避雷针是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它是怎么“避雷”的呢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