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网络要求
由于会议电视传输的是实时的图像和语音业务,对传输网络的要求较高。为了能够保障会议的通讯质量,传输网络需能够提供足够带宽(一般要保证点对点的连接在384K以上),传输线路稳定,要能够保证没有拥塞和低误码率。一般说来,视频会议系统的承载网络忌出现以下情况:
1、传输网络不稳定,误码率高;
2、端到端的时延大
3、时延抖动大
Lifesize icon600价格
视频会议网络要求
由于会议电视传输的是实时的图像和语音业务,对传输网络的要求较高。为了能够保障会议的通讯质量,传输网络需能够提供足够带宽(一般要保证点对点的连接在384K以上),传输线路稳定,要能够保证没有拥塞和低误码率。一般说来,视频会议系统的承载网络忌出现以下情况:
1、传输网络不稳定,误码率高;
2、端到端的时延大
3、时延抖动大
4、丟包率大
5、地址设定没有统一的规范
为了使建成后的视频会议系统具备良好的效果,承载网络应具备以下特点:
1、传输网络稳定,误码率<10-7(需要电信运营商配合出示线路测试报告,必要时调整其接入设备)
2、视频会议对网络的带宽需求为:视频带宽+IP包头开销,常用的计算方法为:视频带宽×1.2为网络带宽的基本需求 如:视频带宽384k,实际带宽448k如能满足视频带宽×1.4则能更好的从网络上保证视频效果
3、 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流量模型,保障视频需求的网络带宽。
4、在路由器上针对视频业务和普通的业务做QOS设置以保证在网络发生拥塞时确保视频数据包不被丢弃。
5、 QOS的设计者引入了优先级概念,使得在资源预留后“尽力而为”服务的数据流的传输也能得到一定的保障,目前有资源预留协议(RSVP)区分服务(Diffserv)多协议交换(MPLS)子网带宽管理等多种不同的QOS协议和算法。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全系列介绍
1996年,ITU批准了H.323规范。该标准范围广泛,涵盖了各种独立设备。个人计算机技术以及点对点和多点视频会议。标准解决了点对点及多点视频会议中诸如呼叫与会话控制,多媒体与带宽管理等许多问题。H.323为现有的企业基础设施(如IP网)电子桌牌建立了多媒体标准,设计时考虑了弥补(QOS)机制的不足,H.323使用户能使用多媒体应用而无需改变他们网络的基础结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