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分为5类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分为5类:致病性大肠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性,严重者可致死;成人少见。肠产毒性大肠(ETEC)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也可呈严重的样症状。腹泻常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营养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作。肠侵袭性大肠(EIEC)肠侵袭性大肠的特点是能侵入大、粘膜,穿入上皮细胞内,使细胞蛋白溶解并在其中
耐热大肠菌群检测设备
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分为5类
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分为5类:
致病性大肠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性,严重者可致死;成人少见。
肠产毒性大肠(ETEC)
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也可呈严重的样症状。腹泻常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营养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作。
肠侵袭性大肠(EIEC)
肠侵袭性大肠的特点是能侵入大、粘膜,穿入上皮细胞内,使细胞蛋白溶解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使粘膜刷状缘受损,局部发生溃疡甚至出血,所以临床大便表现似痢疾。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大肠菌群是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中有否污染肠道致病菌的可能。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数系以10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可能数(MPN)表示。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作中。大肠菌群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则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着食物和流行病的威胁,必须看作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水中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常见的水中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如下:
1、多管发酵法
通过将污染水样接种入多根试管中进行恒温培养,利用大肠菌群繁殖时使乳糖发酵,并能使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变黄,同时产生气泡的特有现象,根据不同接种量的发酵管所表现阳性结果的数目,从MPN表中查的相应的MPN指数,计算每升水中粪大肠菌群的zui近似值。
2、滤膜法
将水样注入已灭菌的放有孔径为0.45μm滤膜的滤器中,经过抽滤,将细菌截留在膜上,然后将滤膜贴于M-FC培养基上,经44.5℃温度下进行培养,计数培养基上呈蓝色或蓝绿色的菌落,计算出每升水的粪大肠菌数。

水中粪大肠菌群的常见检测方法
1、纸片法
采用纸片、纸膜、胶片等作为培养基载体,将特定的培养基和显色物质附着在上面,通过粪大肠菌群在上面的生长、显色来测定的方法,即粪大肠菌在纸片培养基上呈红色菌落,菌落周围产生黄圈是粪大肠菌分解乳糖产酸使指示剂变色的结果。
2、酶底物法
将加入酶底物检测试剂的100ml水样注入51孔或97孔的定量测量盘中进行密封后培养,由于大肠菌群细菌能产生一种β-半乳糖苷酶分解PG使得培养液呈黄色,同时大肠埃希氏菌可以产生葡萄糖醛酸酶分解MUG,培养液将会在波长366nm紫外光下产生荧光反应。通过计算有黄色反应和荧光反应的孔穴数,可对照MPN表查出其代表的粪大肠菌群可能数水中粪大肠菌群。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