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铭深孔钻详谈焊接技术在机床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3焊接技术的主导工艺阶段
该阶段,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初引进技术开始至今。此阶段,机床行业通过引进国外设计制造技术,促进了机床产品的发展。如在金属切削机床方面,北京机床厂与日本日立精机公司合作生产了K型铣床,并成功地开发了新系列的数控铣床,同时与联邦德国瓦德里希·柯堡公司合作生产了数控龙门铣床;济南
深孔钻枪钻
台铭深孔钻详谈焊接技术在机床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3焊接技术的主导工艺阶段
该阶段,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初引进技术开始至今。此阶段,机床行业通过引进国外设计制造技术,促进了机床产品的发展。如在金属切削机床方面,北京机床厂与日本日立精机公司合作生产了K型铣床,并成功地开发了新系列的数控铣床,同时与联邦德国瓦德里希·柯堡公司合作生产了数控龙门铣床;济南机床厂与日本山崎铁工所合作生产马扎克卧式车床,济南第二机床厂与法国BMO公司合作开发了4×10m大型龙门横梁移动式五面加工中心和Φ200大型数控落地铣镗床及2.4×13m大型龙门移动式五面加工中心;武汉重型机床厂与联邦德国希士.弗罗利普公司合作,生产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加工直径1.4~2.5米的立式车床,镗杆直径Φ260mm以上的落地铣镗床等重型机床。在锻压机械方面,济南第二机床厂引进了美国VERSON全钢机械压力机公司的8个系列35个品种的重型、超重型机械压力机的设计、制造、检测技术,开始了重型、超重型锻压设备的引进、吸收、消化阶段。随后,1981年黄石锻压机床厂引进了比利时液压剪板机和折弯机系列产品的图纸和制造技术。(2)合理选择及布置隔板和筋条合理布置支承件的隔板和筋条,可提高构件的静、动刚度。1986年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引进了日本小松集团公司的机械压力机制造技术。
深孔钻展望机床行业技术发展的六大方向
1、复合加工技术应用更加广泛
新型复合加工机床如车铣和铣车复合机床、车磨复合机床、齿轮加工复合机床、车铣复合与5轴联动结合机床等产品不断涌现;重型机床增加多功能附件和转台等,复合化加工趋势明显;金属切削与特种加工复合有了新进展,激光、电加工与切削加工复合技术已经有了成熟的产品推广应用。复合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工艺流程产生重要影响。(1)提高CNC系统控制精度:采用高速插补技术,以微小程序段实现连续进给,使CNC控制单位精细化,并采用高分辨率位置检测装置,提高位置检测精度(日本已开发装有106脉冲/转的内藏位置检测器的交流伺服电机,其位置检测精度可达到0。
2、直驱技术应用速度加快
由于电力电子和数控技术的进步,以及直线电机、力矩电机、电主轴、光栅检测等部件的成熟,直驱技术在数控机床的应用速度加快,国外多家机床企业的新产品已使用直线电机驱动。直驱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推动数控机床的结构改变和性能提高。
3、微制造技术崭露头角
微制造(inter-micro)是指一种、绿色、微制造新技术,用于加工3d形状的各种微型零件。目前,在欧盟的资助下,由德国、意大利等有关大学、研究院所和企业组成的研究小组已经取得相关成果,如:超精密5轴联动微型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工具加工技术设备等。微制造技术具有很大应用潜力,应该引起业界的关注。B金属成型类数控机床如数控折弯机,数控弯管机,数控回转头压力机等。
新型功能部件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各方面的性能,具有和高可靠性的新型功能部件的应用成为必然。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功能部件包括:
(1)高频电主轴:高频电主轴是高频电动机与主轴部件的集成,具有体积小、转速高、可无级调速等一系列优点,在各种新型数控机床中已经获得广泛的应用;
(2)直线电动机:近年来,直线电动机的应用日益广泛,虽然其价格高于传统的伺服系统,但由于负载变化扰动、热变形补偿、隔磁和防护等关键技术的应用,机械传动结构得到简化,机床的动态性能有了提高。如: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FN1系列三相交流永磁式同步直线电动机已开始广泛应用于高速铣床、加工中心、磨床、并联机床以及动态性能和运动精度要求高的机床等;德国EX-CELL-O公司的XHC卧式加工中心三向驱动均采用两个直线电动机;工业电网电压的波动和干扰对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极为不利,而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型面较为复杂,加工周期长,要求平均无故障时间在2万小时以上。
(3)电滚珠丝杆:电滚珠丝杆是伺服电动机与滚珠丝杆的集成,可以大大简化数控机床的结构,具有传动环节少、结构紧凑等一系列优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