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负载量为 15%时, 还原峰温降为 202 ℃,当进一步增加 Fe2O3 含量时,还原峰温不 再发生变化。当 负 载 量 为 30% 时 , 还 原 峰 变 的 宽 而 大 , 且 在250 ℃左 右出现了还原肩峰,高温区 Fe2O3 在 640 ℃左右的还原峰明显增强, 表明负载过量的 Fe2O3 覆盖在催化剂表面, 抑制了不同形式 Cu 物种中氧的还原。抑制了不同形式 Cu
铝矾土的价格
当负载量为 15%时, 还原峰温降为 202 ℃,当进一步增加 Fe2O3 含量时,还原峰温不 再发生变化。当 负 载 量 为 30% 时 , 还 原 峰 变 的 宽 而 大 , 且 在250 ℃左 右出现了还原肩峰,高温区 Fe2O3 在 640 ℃左右的还原峰明显增强, 表明负载过量的 Fe2O3 覆盖在催化剂表面, 抑制了不同形式 Cu 物种中氧的还原。抑制了不同形式 Cu 物种中氧的还原。

2.3 H 2 流量对除铁率及铝土矿回收率的影响 H 2 流量对除铁率及铝土矿回收率的影响,见图 7。从图 7a 可看出,H 2 流量为 21 mL/min 时除铁率大,为 55.39%,随着 H 2 流量增加,除铁率逐渐降低,到73.5 mL/min 时达到低 47.69%,之后流量增加除铁率有所上升。H 2 流量小时,Fe 2 O 3 还原顺序为 Fe 2 O 3 →Fe 3 O 4 →Fe,煅烧产物中的铁均为磁性铁,除铁率高,随着 H 2 流量增加,H 2 量逐渐满足Fe 3 O 4 +H 2 =3FeO+H 2 O,Fe 2 O 3 还原顺序包括两种,分别为 Fe 2 O 3 →Fe 3 O 4 →Fe 和 Fe 2 O 3 →Fe 3 O 4 →FeO→Fe,煅烧产物中存在 FeO,磁选无法除去,除铁率降低;H 2 流量再增加,煅烧产物中 FeO 还原为 Fe,除铁率又增加。因此除铁率随着 H 2 流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从图 7b 可看出,随着 H 2 流量的增加,铝土矿回收下降之后又缓慢上升,但总体变化不大,均在85% 左右。

上述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1)从动力学来看, 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 ,系统逐渐趋衡 。对于所研究的系统来说 ,1450 ℃下的终平衡相显然是 β-SiAlON、15R(或 β-SiAlON 氮化铝多型体)和 Si 3 N 4 。在有过量炭存在的情况下 ,还应当有少量 SiC。如果要获得以 β-SiAlON 为主相的粉体或材料 ,适宜的保温时间应当是 6~ 9 h。2)根据高岭石碳热还原氮化系统中各相区稳定存在时的氧分压与温度的关系 (见图 3)也可定性解释上述变化过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