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它品种减水剂配合使用,无叠加的效果
过去制备混凝土时,可随意更换泵送剂品种,也不会出现混凝土拌合物性状与实验室结果相差很悬殊的现象,更不会出现混凝土拌合物性状的突变。但自从搅拌站开始根据用户需要制备掺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混凝土后,就经常出现一些令人十分费解的问题:设备中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严重偏离预先的实验结果,有时加水量已经很大,混凝土仍然很干涩,有时混凝土拌合物
可替代三聚六偏分散机
与其它品种减水剂配合使用,无叠加的效果
过去制备混凝土时,可随意更换泵送剂品种,也不会出现混凝土拌合物性状与实验室结果相差很悬殊的现象,更不会出现混凝土拌合物性状的突变。但自从搅拌站开始根据用户需要制备掺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混凝土后,就经常出现一些令人十分费解的问题:设备中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严重偏离预先的实验结果,有时加水量已经很大,混凝土仍然很干涩,有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损失比掺加普通泵送剂的还快,有时混凝土拌合物根本无法卸料,而取样测得的混凝土试件强度则更是低得无法令人相信!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减水剂,如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萘系减水剂、密胺系减水剂、脂肪族系减水剂以及盐减水剂,可以任何比例复合掺加,以满足不同工程的特殊配制要求,或获得更好的经济性。这些减水剂复配使用都能得到叠加的(大多数情况下优于单掺)使用效果,且这些减水剂的溶液都可以互溶(除了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互溶产生部分沉淀但并不影响使用效果外)。但聚羧酸系减水剂与其它品种减水剂复合使用,却不易得到叠加的效果,且聚羧酸系减水剂溶液与其它品种减水剂溶液的互溶性本身就很差。
引起聚羧酸减水剂霉变因素的探讨
(1)糖类缓凝剂的影响
在水泥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缓凝剂,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使新拌的混凝土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塑性,便于浇灌成型,提高施工质量或降低水化热,起到减少温度应力所引起的裂缝,同时,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目前聚羧酸减水剂中主要使用的缓凝剂有:葡钠、糖类、柠檬酸等。
葡萄糖酸钠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生物发酵法、电解氧化法以及多相催化氧化法等。在工业化生产上普遍采用黑曲霉发酵制取葡萄糖酸钠,发酵结束后会产生大量的黑曲霉菌体残渣,其湿重是葡萄糖酸溶液总量的2%~3%,发酵后产生的黑曲霉菌渣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多种有效成分。
因此,在葡萄糖酸钠的生产中,若生产控制不严格,难免会有葡萄糖、黑曲霉的残留,霉变减水剂发黑就是由于不合格葡萄糖酸钠产品中的黑曲霉所引起的。
(2)微生物的影响
微生物在适当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能在某一聚合物表面长霉。凡是聚合物体系中含有增塑剂及油脂类化合物,特别是含脂肪酸结构的化合物很容易霉菌晦。在湿热的环境下,霉菌的分泌物会引起物质分解转化为醇类、有机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又为霉菌生长提供养料,从而使霉菌得以寄生和繁殖,使生物降解加剧。
(3)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大分子链的运动加剧,一旦超过化学键的离解能,就发生链式分解、无规断裂、侧基分解的热分解,导致聚合物的劣化速度加快。同样,温度越高,微生物的活性也越大,减水剂的霉变速度也越快,因此,聚羧酸减水剂要存放在阴凉通风处,对新制各出的减水剂好能够尽快使用。
减水剂,主要代表是芳香族盐系和聚羧酸系减水剂,它的优点在于具有比较高的减水率和保塑性,是提升混凝土性能的主要添加剂。芳香族盐系减水剂主要成分为、、酚类化合物、甲醛等,它的减水率在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三十之间,具有很强的保塑性,不受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且减水剂的掺量很低,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碱集料反映,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另外,这类的减水剂的生产条件比较好控制,成本低、易开发、保塑性强、没有产生“二废”,属于环保化工产品,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而另一种减水剂—聚羧酸系减水剂,主要成分为酸、酸酯、顺丁烯二酸等,它是不饱和碳酸和可聚合单体共聚而成的聚合物。它的减水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三十五,具有很好的减水效果和保塑性,能有效地减少或者防止新拌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但这类减水剂的研发成本较高,推广应用较少。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