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发展背景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延伸,工业经济由数字化向网络化、智能化深度拓展,互联网发展与新工业革命形成历史性的交汇,催生了工业互联网。
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顺应技术、产业变革趋势,是加快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关键抓手,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
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
工业互联网发展背景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延伸,工业经济由数字化向网络化、智能化深度拓展,互联网发展与新工业革命形成历史性的交汇,催生了工业互联网。
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顺应技术、产业变革趋势,是加快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关键抓手,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工业经济发展角度看,工业互联网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关键支撑。一是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通过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全方面互联互通,实现各种生产和服务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的效率、更加准确的优化配置,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发展,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大幅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二是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业互联网促进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由单点的数字化向全方面集成演进,加速方式、生产模式、组织形式和商业范式的深刻变革,催生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诸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从网络设施发展角度看,工业互联网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加速网络演进升级。工业互联网促进人与人相互连接的公众互联网、物与物相互连接的物联网向人、机、物、系统等的全方面互联拓展,大幅提升网络设施的支撑服务能力。二是拓展数字经济空间。工业互联网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可以与交通、物流、能源、农业等实体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实现产业上下游、跨领域的广泛互联互通,推动网络应用从虚拟到实体、从生活到生产的科学跨越,极大地拓展了网络经济的发展空间。
工业互联网平台
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从建设培育的阶段,走向赋能应用推广的阶段。发展工业互联网要关注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加快平台间的互联互通,深化数据共享、成果共享。
工业互联网已经积累了不少数据,但还要积聚更多数据,此外还要设法共享数据;区域间、行业间的交流融合共享还需要深化;实体经济对工业互联网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在次工业革命中,无一不是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深度融合来推动社会进步的,都是用新的技术来突破原有的产业。在当前这个‘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就是要用包括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底层技术在内的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
传统ISA-95架构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
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帮助企业打通纵向集成,洞悉生产制造各个环节中的数据信息,有效提升工厂的透明度和生产运营效率,从而实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这里所说的纵向集成就是要解决企部从生产设备、生产执行、生产计划到企业运营管理之间的数据流转和传递问题,即ISA-95制造金字塔中从Level 0到Level 4的贯通,我们更多地称其为IT和OT的融合。
当然,工业互联网平台并不是要替代传统的ISA-95架构,而是对其进行补充和扩展,如下图所示。LSN Research指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消除传统系统之间不间断集成的依赖性,并通过数字主线贯通任意设备和系统之间的数据流,从而实现真正的车间到企业顶层的集成应用。支持新旧系统的并存与融合,而非全方面的系统改造,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同时,通过IT、OT的融合,有效使用各种数据以做出更好的决策,提升IT与OT之间的协作效率,是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具备的另一个核心能力。
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架构
从工业互联网定义来看,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具备四个基本功能。一是需要实现将不同来源和不同结构的数据进行广泛采集;二是需要具备并支撑海量工业数据处理的环境;三是需要基于工业机理和数据科学实现海量数据的深度分析,并实现工业知识的沉淀和复用;四是能够提供开发工具及环境,实现工业APP的开发、测试和部署。因此,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架构必须能完全实现这四个功能,即涵盖边缘层、IaaS层、工业PaaS层、工业SaaS层以及贯穿上述各层级的安全防护。其中,边缘层、平台层、应用层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三大核心层级。
首先,边缘层是基础。在平台的边缘层,对海量设备进行连接和管理,并利用协议转换实现海量工业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同时,通过运用边缘计算技术,实现错误数据剔除、数据缓存等预处理以及边缘实时分析,降低网络传输负载和云端计算压力。
其次,平台层是核心。在通用PaaS架构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工业PaaS层的构建,为工业用户提供海量工业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服务,并能够